市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经济形势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6月中旬,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市农业局、市经委、市茶办等部门为主的市政府经济形势调研组,对全市八县区的15个乡镇、20余个涉农企业、150户农户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采取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对调查农户开展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当前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并结合面上统计资料,形成此分析报告。
一、当前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农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目标,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抓三子、促三化”,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旱情、生猪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
1.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上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现价)预计达到3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5%。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3.3%(现价,下同),牧业产值增长6.7%,林业产值增长5.7%,渔业产值增长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5.0%。
2.夏收粮豆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但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农业生产效益
夏收粮豆喜获丰收。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2.6万亩,比增加2.7万亩,增长2.3%,单产比提高1公斤,粮豆产量11.6万吨,增长3.6%。从分品种情况看,小麦产量5.95万吨,增加0.13万吨,增长2.2%;豆类产量2.98万吨,增长6.0%;薯类产量1.56万吨(折粮),增长4.0%。
油菜创历史最好水平。近年来,我市加快了优质油料基地建设的步伐,现已成为全省三大油菜主产区之一。今年油菜种植有以下特点:一是种植面积增加。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3万亩,增长24%;二是油菜籽产量增产。受2、3月份干旱少雨的影响,单产下降,但油菜产量达1.6万吨,比去年增长13.9%,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三是主产区乡镇博尚镇、圈内乡油菜种植面积占全市种植面积的34%,产量占全市总量的53%。在推广倡导连片种植打造万亩油菜基地的同时,把油菜作为一种培肥地力作物来种植,使油菜种植地块的土壤结构得到改良,地力得到改善,降低了烤烟等夏季作物种植成本的投入,助推了当地烤烟的生产,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春茶生产呈现“二减一增”。预计今年春茶产量为1.6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5.1%。(从全国的情况看,今年我国春茶产量大约为65万吨,比上年下降5%,春茶价格比上年上涨10%--15%,但是云南晒青绿茶的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其特点是:一是价格下跌。今年全市春茶的平均价格为7.53元/公斤,比同期下跌12%,鲜叶平均价格为1.59元/公斤,比同期下跌20%。从6月15日调查的情况看,夏秋茶的价格还在下跌,6月15日毛茶售价仅在5-6元/公斤左右;二是茶叶采摘率低,茶农收入减少。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春茶采摘期间春管春种繁忙,劳动力紧张,加之采茶效益相对较低,春茶采摘率低。茶农来自春茶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如:云县人均减收63.7%。三是名优茶、高端茶、有区域特色的好茶因其客源和消费市场稳定,茶价有增无减;从临翔区坝胡李廷忠茶厂的生产及销售情况看,该厂生产的一款滇红金芽高端茶,每公斤价格高达600元,价格较去年还有所上升,成泰茶叶有限公司加工生产春尖,销售价格与去年一致,没有出现波动现象;双江冰岛茶、云县白莺山茶、临翔区邦东大树茶等售价有增无减。
受生猪价格下跌,畜牧业增产不增收。我市猪肉价格在4月一度达到顶峰,平均价为24.25元/公斤。自三季度开始我市生猪价格开始滑坡,猪肉价格随之下跌,到今年清明节后,4、5两月价格更是急剧下跌。今年上半年,预计生猪出栏56.2万头,同比增长1.0%,存栏205.74万头,同比下降5%;预计大牲畜出栏增长9%,羊出栏增长11%,家禽出栏增长15%。肉产量为4.7万吨,比去年增长5.0%左右。据有关部门市场价格调查显示,近半年来猪肉价格除1月受春节影响环比出现上升外,其他月份均出现连续下滑现象。之后缓缓下滑,到今年5月底仅为14.38元/公斤,下跌了35%,平均每月以6.5%的速度下跌。(见下图)
据调查,到今年5月初生猪销售价格降到每公斤7.00元左右,仔猪价格降到每公斤6元左右,仅为最高峰时的三分之一,农民养猪效益处于盈亏点以下,给我市的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了一定困难。
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11.1%。据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对10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测算,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29元,同比增加143元,增长11%。从收入结构看:1.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同比增收76.47元,增长25.62%。2.家庭经营收入持续增加。同比增收19.65元,增长2.26%。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同比略有增加。上半年人均财产性收入17.56元,同比增收4.65元,增36.03 %;转移性收入人均148.97元,同比增加42.37元,增长39.75%。农民收入来自小春、甘蔗、林业收入的增加,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下降,特别是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减幅较大,部分地方仍存在未兑现甘蔗款的现象。
农村消费势头有所改变。今年,农村消费将受到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提高农村商业服务水平和改善农村商业设施条件等扩大农村消费政策的积极影响,以及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仍然保持增长势头。
大春生产情况较好。因受前期干旱影响,水稻、玉米栽种面积较去年略慢,但随着降水的增加,一些地方现还在补种或栽种,预计今年大春粮豆种植面积与去年持平。据1—5月份农情数据显示,全市秋粮种植153万亩,比上年同期减0.5万亩。其中稻谷种植40万亩,同比慢1万亩,种薯类6.3万亩,同比快0.16万亩;包谷种植101万亩,同比快1.23万亩。秋粮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增加。在水稻种植面积中,优质稻种植18.3万亩,同比快3.2万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33.3万亩,同比快3.4万亩。甘蔗种植面积达46.9万亩,比上年快2.9万亩,烤烟面积13.7万亩,比上年增4.5万亩。若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秋粮可望增收,全年粮食产量预计可达76万吨的目标。秋粮预计增产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科技含量提高,栽培技术更新,良种推广面积增加,有利于秋粮生产,粮豆单产预计将提高2-3公斤;二是随着国家扶持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增支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税的免征,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
二、推动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及制约因素
(一)有利因素:
一是各级政策对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直接得到了实惠。如:提粮价增补贴力保农民增收。
二是烤烟保农民增收。今年全市已种植烤烟13.7万亩,增加4.2亩,增长44%。预计今年烤烟产值将达3亿元左右(去年1.6亿元),成为今年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从被调查乡镇的情况看,烤烟长势良好,若不出现灾害性天气,烤烟将成为这些烟农的重点增收项目。
三是冬季农业开发成为增收新亮点。今年加大了冬农开发力度,在冬早蔬菜、玉米和洋芋种植上大做文章,扩大种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加强中间管理,冬早蔬菜、玉米和洋芋增产增收,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据统计,今年全市冬洋芋种植面积为8万亩,产量达6.9万吨(鲜薯),比增长2.2%,价格2元/公斤,比去年上升0.4元/公斤;冬玉米种植2.5万亩,比增长7.3%,产量达0.52万吨,增长7.9%,鲜玉米棒的价格高达4元/公斤,价格上扬,面积扩大,为农户带来了不扉的收益,成为今年种植户增收的新亮点。
四是甘蔗平均收购价上升,带动蔗农增收。-榨季,我市甘蔗平均收购价达234元/吨,比上年增加约12元,仅这一项,促使农民增收0.5亿元左右。
(二)制约因素:
一是生猪和茶叶等农产品价格下跌,给农民增收带来了不利影响。特别是茶价连续两年下滑,给茶农的受益带来了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农增收的信心。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自然条件差,地形复杂,坡耕地面积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较大的制约了我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今年1-5月大春作物自然灾害累计发生62万亩,其中旱灾57万亩,从另一层面反应出“靠天吃饭”还是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今年呈现“前旱后涝”,粮食生产仍将受到气候因素影响。。
三是尚未形成健全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农产品几乎仅以原生形式出售或自食,附加值较低。
四是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依然存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的50%以上,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近几年农产品供给格局变化很大,供不应求、供求基本平衡和供大于求交织发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将再度显现。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增速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损。
三、建议
针对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和农民收入徘徊风险加大的情况,迫切需要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一)在实现农业稳定发展问题上。要在稳定农产品市场、实施更加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和提高农业抗灾抗病能力等方面加强工作。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做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能力预警,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及时调控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市场供求平衡。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增加农业补贴,稳定和保护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促进农业高产高效。加强灾害预警,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二)在农民增收问题上。除了继续在农业和非农产业挖掘农民就业增收的潜力外,需要在三个方面特别关注:一是深刻认识政府行为调整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予、少取”上下更大的力气,通过提高直接补贴和间接的利益补偿来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动,保持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实现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二是做好“放活”的文章。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深化农村市场体系改革,促进农产品流通。三是充分发挥扩大内需政策带动就业的作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