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共有337个村,农业人口92.4万人。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放在全县农村工作和整个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位置来抓,大胆探索,及时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对策措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准中求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做法
㈠在强化村干队伍建设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动力。村干是发展村级经济的主力军,要发展村级经济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队伍。一是精简优化村干队伍。,我县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全面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为了把税改措施落实到位,解决“有人办事”问题,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我县坚持从现任村干部、镇机关干部、农民经纪人、回乡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乡镇企业管理人员等渠道配强配优村级班子,村干人数由税改前的人,精简到人,新上任的村干部在都年轻、文化高、有魄力、有市场经济意识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二是抓村干队伍的培训。县委组织部围绕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对339名村支部书记进行了培训;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围绕如何管好村集体经济对339名村农经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拓宽了村干发展和巩固村集体经济的思路。三是抓村干的考核奖励。我县把村干报酬分成四部分,即基本报酬、服务报酬、考核报酬、奖励报酬。为了调动村干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把村级当年集体经济净收入25%作为用于村干分配的奖励报酬,75%作为村集体积累。四是抓村干的合作养老保险。为了解决村干的后顾之忧,调动其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从1988年开始,我县采取村干自缴一点,村集体和镇财政补一点的办法全面开展了村干合作养老保险工作,到目前为止,共有名村干参加了养老保险,村干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村干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尽头更足了。
㈡在落实政策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包括一事一议筹资,“两工”平衡结算款、专项承包收入、集体资产出租收入、两税附加收入以及村集体直接经营收入等方面,围绕村级集体收入来源,突出抓了以下几点:一是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年初,一事一议筹资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镇政府审核,在税费征收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村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坚持税费同步征收,同步宣传,同步结账,同步考核,确保村级一事一议筹资应收尽收。二是搞好村级“两工”平衡结算。严格执行过渡期村级劳动积累工、义务工使用政策,村办工程鼓励农民出工,为村集体作贡献,对不出工农户年终实行进找结算。三是积极推行公平负担政策。对不承包土地或只承包口粮田的务工经商户和养殖专业户,由村集体向其收取不超过每人每年50元的资金,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四是落实好专项承包。对村内自然沟塘等资源性资产进行核实,签订专项承包合同,增加集体积累。五是对于原村办集体企业解散后遗留的厂房以及其他村级闲置资产,在产权明确、手续完备的条件下,以出租形式转让使用权,收取固定租金。如岔河镇对闲置校舍、原村办公室、老副业场进行全面清理,公开出租,当年村级闲置资产出租收入达26万元。
㈢在强化服务到位中,发展村集体经济。搞好社会化服务是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一环,只有农民增收了,才能完全履行对村集体的应尽义务,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此,我县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各项配套建设,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增加农民投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近两年,县财政共投入配套资金万元,村级投入一事一议资金3600万元,两工400万个工日,用于整修涵闸、疏通排灌系统,建设机耕路、防渗渠,多数村初步实现了渠道硬质化、排灌自动化。二是搞好科技服务,实施科技兴农。通过广播、咨询会、墙头报、发放科普资料、组织种养专业户参观学习等形式,增强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县财政拿出50万元用于奖励农业项目建设取得成就的集体和个人。四是加强对农业的信贷扶持力度。
㈣在强化村级财务管理中,确保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全面实行财务公开。全县共有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人,村均人,各镇通过对村级民主理财成员的业务培训,民主理财成员参与管理村集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所有村级支出和财务公开内容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才能入账线上墙公布。,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共剔除村级不合理支出票据张,计万元。二是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的收支预决算管理。年初对村级建设资金、管理资金按收入来源、具体用途逐项编制预算,平时使用资金做到有预算才能支出,无预算不支出。三是强化对村级财务的审计。各镇全面对近几年村级财务进行了审计,在各镇审计结束的基础上,县纪委、县委农办又对12个集体经济管理有问题的村进行了抽审,镇村年计共增加集体积累万元。四是全面推行“村账镇代理,村集体资金村有镇代管”,强化对村级财务收支的监督。
三、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㈠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认识有误区。从1982年以后,我县农村一直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政策上一再强调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人们头脑中家庭的烙印很深,忽视对集体统一经营在村级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加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村集体名义投资兴办的村级集体企业多数以失败告终,干部的教训深刻。一些同志认为,当前发展民营经济更符合时代要求,倡导和宣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非但没有意义,也不合时宜。
㈡村级债务的困扰。至底,全县村级债务总额仍有1.16亿元,村均万元,其中负债超过50万元的重债村个,占总村数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能用于化债的措施都已用足,目前村债化解的难度越来越大。
㈢少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转困难。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民负担有了较大幅度减轻,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和深入,新的问题和困难也随之产生,一些地方拖欠村组干部工资报酬较多,少数村级集体组织运转困难的现象相当突出。全县有27个村当年收不抵支,占总村数的8%。
㈣村级债权难以清收。至底村级债权总额高达2.7亿元,其中农户个人欠款1.08亿元,特别是近几年减轻农民负担的宣传力度大,农民对村集体的应尽义务宣传得少,部分农民拒交、赖交、拖欠应交村集体资金,形成陈欠,村集体组织缺乏强有力的征收办法。
四、几点建议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农民共同定裕,加快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营的家庭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要求村集体统一经营这个层次发挥更大有效的作用,把村级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功能逐步强化起来,保证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更大发展。为此,提几点建议:
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些年村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发展滞后的现状,要作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前期集体经济发展中历史遗留问题。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上,必须遵循党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既考虑需要,又要考虑是否必要,真正从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强制。
㈡解放思想,落实政策,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效益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资源开发、资产管理、资本经营,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事业,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途径。一是盘活集体资产,开展资本经营。在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集体资产经营体制基础上,积极探索集体资产以多种资本形式增值的新途径。要通过拍卖、出租、入股等办法,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荒滩、荒地、荒水等“三荒”资源,发展农林特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通过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发展各种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对工商企业等单位和个人成片租用农户承包土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村集体可按照其使用原集体投入的基础设施,收取一定的使用费或折旧费。要积极探索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可以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转换经营机制,实现资源商品化,做到以资产存量换增量。二是依法经营集体土地资产。积极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在不擅自转让、出租、抵押的前提下,可以将土地使用权作为股份与建设用地单位或其他经营组织合作、合资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可以按批准征用土地面积的10%—15%作为安置人员留用地,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为支持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县(市、区)人民政府可在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规划内安排部分建设用地,用于经济薄弱村建造发展工商业用房。三是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经济实体。积极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农户或工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生产、营销和加工,鼓励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做好服务和指导,优先解决村集体在兴办经济实体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地处城镇附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发展社区配套服务业,通过经营和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四是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资金扶持力度。上级省财政每年安排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年收不抵支的薄弱村,各市、县(市、区)每年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扶持当地经济薄弱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各部门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绿化造林、生态保护、农业综合开发、乡村道路建设、小流域治理等财政资金,要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