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化调查(下篇)
中国可持续发展小组组长牛文元有个观点: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在其它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数字化”建设进到“基本运用”的阶段,gdp就可以增加2.5-3倍,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也将大幅提升。现在的问题是“数字城市这辆车太大太沉”,它涉及企业、学校、社区、家庭、政府,以及技术、观念、资金等方方面面,该从哪里入手?记者对、武汉、西安这3座人口均超过6百万的省会城市的调查发现,它们信息化的具体做法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突破口:电子政务。市政府秘书长接受采访时分析,如今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信息化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又可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市政府“数字”了,与政府打交道的方方页面也必须“数字”,可以说,“电子政务是启动数字城市之车的一把最便捷的钥匙”。武汉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晏蒲柳介绍,武汉市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很明确,就是从电子政务开始,“由政府信息化带动商务电子化,社会信息化,城市数字化”。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明远则提醒本报记者:“电子政务在数字城市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不是最大的,但起到的作用却是最重要的”。“离老百姓最近的政府”“过去我们注册一家新公司,不知要跑多少趟。那些政府官员,你问一句他答一句,决不多讲第二句,碰到问题了,他叫你再跑。现在好了,表格和办事流程都挂到网上,一清二楚,从资料确认到回来董事会签字盖章,跑二趟就ok了。”珠江路雄狮电子商城总经理白祥说。采访网上政府,却在电脑公司找到了知音,记者多少有些意外。白祥说这其实很正常,政府上网,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老百姓,“网络政府是离老百姓最近的政府”。兼任珠江路商会会长的白祥还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过去开车违章,通常要到年检时才知道被电子警察逮着了,为此交罚款滞纳金是常有的事。“虽然交管局也在报上刊登罚款告示,可几大版密密麻麻的号码谁能注意到?”现在只要上网键入车号,立马就知道有没有被罚款。另一个是这两年的招标信息几乎都是从政府网站上得到的,“常听说珠江路上谁谁又到什么地方投标去了”。他说以前珠江路的营销主要靠关系,现在政府的信息全在网上,你只要定期上网看,采购招标什么的全知道,“大家信息平等,环境也得到了净化”。10月28日,记者来到武汉市江汉区政务服务中心。到这里办审批的市民络绎不绝。“以前市民办一个审批要在十数个部门之间奔波,为了那几个红章章,几乎要走遍整个江汉区。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以后,26个行政部门集中于一个平台办公,‘阳光操作’,‘一个门解决问题’。”政务服务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智亮介绍。王还告诉记者,这个政务服务中心是武汉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试点,今年将在武汉市的15个区全面铺开,“下一个目标就是建成网上政务服务中心”。目前武汉市已有城管、规划、人防等8个部门54个项目实现了网上审批。10月29日记者登陆http://jh.whsp.gov.cn网站,看到了一位市民在线提问“个人能申请悬挂条幅吗?”贴子是10时12分上网的,10时38分便得到了答复。为了缩小“数字鸿沟”,武汉还推行了“883”行动计划,就是在全市889个社区实现联网,每个社区设有5人编制的社区信息化小组。老百姓在社区网络上就可以浏览政府的工作流程。网上政府一小步,后台改革一大步三座城市接受采访的政府官员都谈到,“把政府发上网”,技术上并不难,难的是政府部门后台的配套改革。“电子政务的故事大量发生在鼠标之外”,市政府秘书长博士说。被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研究课题组评为—中国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第4名的“中国”政府网站,有个备受市民关注的“网上政务大厅”,能够提供包括政府审批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为配合“网上政务大厅”的建设,市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工作体制与流程改革,砍掉了167项市级审批项目(占原审批项目的2/3),缩减了13个行政机构(占原机构总数的1/4),废止了46件政府规章和150件规范性文件,并建立了外商、私营个体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和行政效能4个投诉中心。“的电子政务已从一块一块建设发展到资源整合与部门联动阶段”,说。今年5月20日,市政府系统电子政务统一办公平台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该平台实现了“公文传输”、“市长信箱外网提交、内网办理、外网反馈”、“公文发布”、“会议通知”、“值班业务联网处理”、“公文查询”6项功能于一体。有了这个平台,“网上政务大厅”真正实现了“一门受理,30多个职能部门并联审批,一站式办公的目标”。“网上信息都是标准化的,你就根据标准信息实施行政行为,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要件具备就必须给你办,人情风,寻租行为都不存在了,公众得益得到了保证。这是很大的变化,对机关作风的转变也是个推动”,说。武汉市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中,也强调政府职能的转变。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晏蒲柳介绍,该市新一届班子非常重视信息化,把信息化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年终考核,行业评比,末位淘汰,淘汰一把手”。各级政府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和信息员,责成信息产业局对各级政府网站的内容更新进行考察,并要求“两年之内,45岁以下的公务员全部要具备网上办公的能力”。建网上政府,打通信息孤岛并进行“联署办公”(网上并联审批),被认为是“难点中的难点”。它不仅涉及相关部门“行政方式”的改革(走向公开和透明),还涉及这些部门和官员“利益”的调整。玄武区政府信息主管吕明透露,“开始很多人抵制这件事,不愿意做”。但在政府审批等服务项目上,“只要有一家部门不配合,就可能无限期地拖下去”,玄武区为此开了20多次协调会,7次专题会,“都是四套班子到场,一项一项讨论”,出台配套政策,终于建立了所有部门统一在线对数据库的“并联审批操作系统”。譬如工商许可证的审批,7天之内为“默认许可”--“你不作为,即意味着你许可”,超过7天,审批程序就往下一步走。将来出了事,就是你的责任。记者曾采访市委书记罗志军,请他谈谈“电子政府是革政府的命”的看法,罗说,这要看政府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树立了“执政为民”的目标,明确开设电子政府是为老百姓谋利益,不掺杂个人利益在里头,那么“电子政府就不是革了政府的命,而是帮助我们革命”。如果一定要说这是“革命”,那也是我们自己愿意的。从市长做起我们这儿是“‘一把手’主抓信息化建设,分管副市长强力配合”。武汉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晏蒲柳说。除了“抓”,还有“做”--市长直接参与“电子办公”,其中包括、武汉和西安在政府网站上开设的“市长信箱”、“市长面对面”。市政府秘书长博士就此认为,城市信息化建设从电子政务做起,电子政务建设则从市长做起。黄告诉记者,在“中国”网站上,开通的“市长信箱”的知名度,与“政务大厅”好有一比。很多市民对这个信箱用得挺到位,鼠标一点,就能直接与市长对话。前任市长罗志军曾表态:“电子政务要从我这个市长做起,要让老百姓感觉到在这个城市有他说话的位置,有他和这个城市政府的最高领导沟通的可能,他会认为这个城市是值得信任的城市”。新任市长蒋宏坤要求根据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改革和压缩行政流程,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把决策过程、施政的内容及时告诉公众,提高政府效率与透明度。记者了解到,“市长信箱”的办理制度是:“市民来信每封必复,非特殊情况5日办结”,同时要求把市长批示和部门办理意见同步反馈来信人,有普遍意义的来信及时在网站公布,给公众以知情权和监督权,把市民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作为考核机关工作的重要依据。“市长信箱”开办两年来,已受理市民来信上万封,反馈办结率超过80%。说搞电子政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建成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电子政务是皮和毛的关系”。他还认为,现代社会就怕信息不对称,不对称就会出现不理解,出现矛盾。我们的想法是信息传递要尽量地快,尽量地让更多的人知道。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媒体发布信息,同时把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人请到现场解读新政策,发布之后,所有的内容都放到网上,“让市民在需要的时候能快速便捷地找到”。换个座标看“回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政府“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普遍关心电子政务运营的“回报”问题。对此,的看法是:投入是一定有回报的,并且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投入回报率还很高,只不过,这个回报不能纯用自由市场做生意的座标来衡量,“我今年投入一元明年就能产出两元”。尤其是电子政务,它的回报一要看对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拉动,二要看城市服务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包括投资环境的改造,就业的扩大,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不能用这个座标系去衡量那个座标系的东西。”黄还谈到,把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得到高水平服务作为回报的电子政务,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举例来说,正在建设中的“诚信”网络平台,就遭遇到了法律层面的挑战,譬如关系到银行的信用记录,应当人民银行管还是其他部门也能管?政府网站是否有权力把企业或个人的不良记录公诸于众?类似这种没有明确的立法又不应消极等待的问题,就需要拿出相应的办法来。的做法是:既然公布不良信用会有冲突,那如果有人愿意披露自己的良好信用记录,我们就可以先满足这一部分需求,多宣传好人。久而久之,人们就会想:已经有7个是好人了,那我是不是可以做第8个?第9个?由这个角度切入,也能推动社会“向善”的行为。“诚信”从开通“征信网站”,历经两任市长的努力,目前已进入海关、纳税、工商等多个领域的征信记录整合阶段。“数字城市”显雏形目前,、武汉、西安3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虽有这样那样的差异和差距,但总体上看,在电子政务的带动下,“数字城市”的雏形已经显现。长江中游的最大城市武汉,信息化已被引入到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中:启动了公路运输、出租车、公交车等交通行业的gis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推行交通“黄鹤一卡通”,180万市民成为交通持卡族;年内“黄鹤一卡通”的使用范围还将延伸到出租车、轻轨、邮局、超市、公园的收费;今年市郊农民农作物种植的560个新品种,98%是从信息网络中引进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