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构筑平台促进经济提速进位调研报告
优化环境构筑平台
以工业的大发展促进经济提速进位
企业是国家和地方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企业发展的程度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对于现代政府来说,对待企业的态度和服务企业的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近年来,区连续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调动全社会力量,帮助和促进企业尤其是工业抢抓发展机遇,有效促进了城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区工业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区目前城区范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1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建材4家,造纸5家,其中亿元企业有6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有40家。,区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9.85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3.96亿元,同比增长15.94%,规模以下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5.89亿元,同比下降10.62%。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7.31亿元,同比增长5.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5个,完成投资7.26亿元,同比增长102%;更新改造项目40个,完成投资6.07亿元,同比增长40.5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的40.3∶27.6∶32.1调整为39.9∶29.0∶31.1,经济结构有所优化,增长方式有良好转变。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东部工业集中区建设。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武在视察调研工作时指出“东部工业集中区是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根据市《关于促进工业经济振兴的决定》(南发﹝﹞38号)精神,将东部工业集中区列为市“十二五”重点打造的六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东部工业集中区包括八鲤工业区、五合临港产业园区、都市工业区等,目前规划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为22.83平方公里,目前累计引进协议项目98个,总投资超580亿元,其中广发重工、五菱桂花、三一重工产业园、广西建工建筑机械整体搬迁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入驻。按照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区将着力抓好八鲤工业园区机械装备制造业等项目建设,打造千亿工业园区,为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提供产业和就业支撑。
二、服务工业是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是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主体,而工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对于区这样一个以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农村型城区来说,加快发展和壮大工业是建设富裕和谐魅力新的必由之路。加强工业企业的服务,也就成了城区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区始终把“工业强区”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服务企业、发展企业的措施,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工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保持了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业基础不强、企业规模小、困扰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多、企业发展不快的问题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不少企业发展还面临着用地保障、资金筹措、用工用电、转型升级、物价上涨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一些企业还出现了发展减缓、效益下滑。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工业经济不容乐观,全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2850万元,同比下降36.78%,预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2.08亿元,同比下降29.49%。这反映出,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乏力仍然是区工业发展的一条“短腿”。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企业、做大产业、做强工业始终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工业兴则旺,旺则工业兴。面对发展障碍和制约,需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不断解放思想,求异创新,以全面服务企业带动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
三、在帮扶服务中促进企业提速增效
做大产业、做强工业,关键是要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服务企业要以切实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重点,帮助企业坚定信心、抢抓发展机遇、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做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通过继续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经济运行协调,转变机关作风、突破重点难题,扶持企业发展,协调推进工业经济振兴攻坚战和产业园区建设攻坚战,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服务企业必须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原则。服务企业的理念、方式和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产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主要是围绕扩大企业数量,提高产量做增量文章开展服务;在现阶段,主要围绕产业转移承接、产业升级、节能降耗方面开展服务,质、量并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并预留空间推动跨越式发展。在服务方式上要从服务单个企业向服务产业转变,从解决个别具体困难向优化整体环境转变,从面对面的平面服务向政策、信息、体制等立体服务转变。二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服务的方式和方向。在发达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较多的财富,企业的发展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在速度上适当放缓,留出时间和空间解决发展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促进产业提升,大力发展高科技、环保型企业。在等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提高二产比重,实现快速发展仍然是当务之急,在服务企业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招商引资,壮大企业数量和规模。因此,服务企业也要量力而行,特别是在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营造优质环境上,更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搞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乱许诺。
服务企业发展,要用好“加减乘除”法:
(一)做好加法,就是要雪中送炭,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要全面调查了解企业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调查研究重点企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及时掌握企业、产业发展动态,研究促进企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区企业遇到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资金、用地、用电、审批等方面。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认真梳理,分类施策,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一要努力引进和培育产业集群和延长产业链,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从提高企业竞争力向提高园区竞争力转变。二要强化用地服务。认真研究国家土地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和优惠政策,要引导企业盘活闲置土地,激活低效用地,提高投资强度。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维护良好的用地环境,确保建设项目用地合法、集约高效、有序推进。三要强化用电保障。加快实施新一轮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工程,规划新建和改造一批送变电工程项目,重点抓好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和蒲庙电灌站渠改工程项目,制订实施好有序用电方案,确保重点工业企业的生产用电。加快引进华电集团等发电企业进驻东部工业集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用电保障。四要强化用工服务。要全面摸清企业用工情况,建立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网络,为企业用工提供劳动力资源信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
(二)做好减法,就是要落实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扶持政策是服务企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加强政策宣传,帮助企业了解各项扶持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发挥各项扶持资金和减税政策的“雪中送炭”作用。要抓紧研究出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并抓好兑现和落实。对可能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的政策措施,要暂缓出台,尽可能减免企业投资项目建设收费,减轻企业政策性负担。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快研究制订落实《劳动合同法》的具体办法,既要保证《劳动合同法》顺利实施、规范实施,又要使其对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实现劳资双赢。税务部门要立足服务求规范,帮助、指导企业规范纳税行为。真正让企业从政策中得到实惠,实现发展成本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做好乘法,就是要着眼长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企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我们要把服务企业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积极为企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要加强对企业发展的指导。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财税政策宣传、咨询和培训活动,加强企业生产运行监控,做好企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招商引资、煤电油运等方面的协调和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瞄准市场需求,加大产品研发、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投入的产出能力。二要为企业发展搭建有力平台。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为企业项目建设提供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的优质载体。当前,要加快东部工业集中区申报自治区级a类工业园区工作,启动都市工业园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有关工作。同时,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面启动园区永久性供水、供电、通信、排污等管网建设,并与道路项目同步实施,同步建设,重点推进八鲤工业区路网建设,并以绿化、亮化、净化为重点加强园区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的工业园区,不断增强园区的承接力和吸引力,构筑企业发展平台。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一大批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进一步壮大园区产业集群。三要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建设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要大力推进东部工业集中区广发重工、五菱桂花、冠峰血液制品等19个通过“招拍挂”已取得用地工业项目以及龙岗商务区正在建设中的“两院一部”、五象污水处理厂、昌泰水立方房地产、荣裕盛昌香醍半岛房地产、西部时代龙庭水岸等10多个项目建设,抓紧跟踪落实东部工业集中区三一重工、广西建机公司以及龙岗商务区华宇建工集团、物资集团、合众人寿、光大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土地等相关工作。继续实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包挂制度,健全任务到人、进度到天的责任体制,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加大项目推进协调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促进一批项目落地并建成投产,以项目建设支撑“工业强区”战略,推动城区产业结构持续调优。
(四)做好除法,就是要优化环境,扫除企业发展障碍。我们要全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企业排除干扰、轻装上阵、安心发展。要做好项目审批、筹资、供地、规划、评审等方面服务,进一步缩短工作时限,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效能,切实做到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办证大厅要真正发挥多部门联合服务的优势,实现“一站式”服务。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在税收优惠、节能减排等方面要做好服务,放活企业,抓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监察部门要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定期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到企业、到基层、到群众中去查找问题,零距离征求意见建议,严肃查处和公开曝光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要抓好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强化“警企地”共建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阻挠施工、干扰企业生产建设的行为,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