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演讲致辞 > 征文演讲 > 正文

我与广电征文稿征文作品汇编一

征文演讲范文 发布时间:2017/4/14

我与广电征文稿征文作品汇编一

感恩像一杯清茶、一杯醇酒、一首诗歌,是一种态度、一种回报、一种智慧。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渊源流长,“孝感动天”、“卧冰求鲤”等传统故事历久弥新。今天在全社会开展感恩活动,有利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杜会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深入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我局响应县委号召,结合“七一”,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并以此凝聚全局上下之人心,我们举办“我与广电共成长”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在这次征文活动,我们共收到各类稿件30多篇,局里组织相关人员对推荐上来的优秀征文进行评选,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若干,我们摘取优秀征文文章在网上登出,让大家都来见证一下广播电视的发展与我们的激情。细看征文,一篇篇充满深情和感恩的文章,是同志们发自内心的声音,是同志们永不衰减的精神底色。同志们用一支支饱蘸情感的笔写出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含辛茹苦、无私奉献、以及社会的关怀温暖。可以讲,这些文章就是一部广播电视发展史,是一篇篇同志们潜心努力的创业史,是广大广电人的奉献史!
广播电视是党的主流媒体,始终站在舆论的前沿,坚持正确的导向,教育人是第一要务,这也给我们这些广电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我们有了信仰并踏实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我们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党的事业添光彩。
通过教育活动,我们认识到了感恩是一种良知的体现,一种道德的回归,一种责任的承担;通过教育活动,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感恩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才会攀上人生境界的高峰,才能驶向人生光明的彼岸。我们希望,人人都培养感恩意识,懂得尊敬师长、帮助他人、热爱集体、奉献社会,而且会使感恩如一道金色的阳光,照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让生活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让世界更加美好!
每个清晨,不论阳光还是风雨,我分秒不差地赶到台里,等待着新一天的工作。
新闻部在五楼,和我家住的楼层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每天上下的频率不一样。每天我回家的次数顶多只有一两次,而我上下新闻部的次数却要多得多。“反正都是在五楼,我全当是回家!”一大家都这样开着玩笑。其实大家都知道,办公室和家不一样,家是休息的、温馨的港湾,而办公室却是工作的场所,是忙碌和辛苦的代名词。
广电大楼怕是全县仅有的几座高层建筑之一了。九层,因没有装电梯,爬上爬下确实需要些力气,但我们这个“团”都还年轻,有的是力气,多爬上几趟,精神仍好。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进入新闻部,几位同仁都早已到啦。小朱在擦拭非编机,那玩意儿是她的宝,她每天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显示器、机箱什么的抹得锃亮。更要命的是,我们谁也不能去动它,一动,准得听到她大声吆喝:“走吧,我要编辑新闻啦!”
其它几位都在忙活:摄像机电池没电了得把昨天晚上充满电的电池赶紧换上,若不换好,要是赶上随领导外出一时没电就准得挨“骂”。有一次,紧急通知我随行检查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录制过程中还真的没电了,怎么办?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准得挨“骂”,我只好硬着头皮,装模作样地拿着摄像机在领导面前转悠。好在时间不长,终于没被发现。事后,我借报社同仁的两张照片来用,总算没有造成重大“灾难”。不过,此后,我总随身携带两块备用电池,就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错误了,吃一堑长一智吧。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大都是各单位临时要求派记者采访报道新闻的。近些年来,县委、政府领导对新闻工作极为重视,要求电视台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新闻也从两年前的几分钟增加到现在的十五分钟左右,每日的新闻量也增加到8至10篇,相比之下我们记者的工作量也增加了许多啦。听桂林市台前来我台讲课的老师介绍,《兴安新闻》无论在播出时间还是在制作的质量上,在全市12县中都是一流的。我知道,正是领导们重视新闻,群众喜爱本地新闻,我们努力做好新闻,我们的新闻事业才得到发展。可是,我们这些东奔西跑的记者可就苦啦。记得今年县委书记在全县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会议上说:“别看记者们人前蛮风光,可他们累得很!”是呀,从早上接到任务外出,跟随采访摄像,回到台里后要把所有的素材都导入到非编机里,然后是写作文字稿,哪一道程序能够省哦!我们电视记者不像平面媒体的记者,我们不仅是写作修改文字稿,更多的是反复斟酌图像,要音像合一,情景合一,一条新闻要经过好多工序才能完成呢。你想,中央台一个《新闻联播》有几名记者,遍布全国各地,每天的新闻时长也才半个小时呀,而我们台的记者才五人!我们的新闻也要做十五分钟!五个人的记者能做多少事?这期间的工作量是多少啊。有时,为了一条新闻我们就要跟随领导下乡一整天,有时为了一个乡镇的一条新闻也需要半天以上,我们真恨不能自己有三头六臂,分身去多做更多的事。
累和苦.我们真的不怕,因为既然我们从事这工作我们就有了心理准备。我们怕的是不被理解。人手少,有些新闻没法接下来,不被人理解,说我们没做好宣传服务。电话一来,就必须跟随出去,我们不能扔下一个活动立即回来,即使允许赶回也需要时间呀,这样,我们又被埋怨不及时……如此种种,我们不争辩,我们知道,大家都是在争先创优,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留下任何遗憾才是记者的天职。
铃……电话铃声响起,总编让我立即随几个部门的领导下乡察看讯情。电话来时,来接记者的车已经等在了楼下。一手拿着摄像机,一手提着话筒,因怕淋着机子还夹着机子防雨罩,我快步跑到楼下的停车场。
黑压压的停车场里,哪一辆车在等着接我?
青春的记忆
——我与广电共成长
这是一段青春的记忆
在我内心的深处字迹分明
这是一段青春的记忆
在我思绪的长河流淌不息
这是一段青春的记忆
在我人生的征途难以挥去
还记得
的那个春天
一身简装满怀豪情
欣喜地
走进这样一个集体
没有资历缺乏经验
有的只是对文字的兴趣
有的只是对未来的畅想
曾记得
的那个夏天
一波洪水满眼浑浊
勇敢地
趟入那样一片水域
没有彷徨毫无怯意
凭的全是挑战自我的勇气
凭的全是践行职责的忠诚
也记得
的那个秋天
一次演出满心期待
欢喜地
踏上这样一个舞台
没有华丽少了专业
有的尽是对自己的欢呼
有的尽是对职业的赞美
总记得
的那个冬天
一场冰雪满目空灵
无畏地
置身那样一片苍茫
没有犹豫不会退缩
凭的就是对人间冷暖的感动
凭的就是对春暖花开的向往
悄然之间
已是一个轮回
十二载的春夏秋冬
一样的四季变换
却有不一样的行迹
日复一日的忙碌
却是常来常新的感受
每一次触摸摄像机
我都能深深感应得到黑色仪器的
温暖和色彩
每一次挥动手中的笔
我都会更加增添一份身为记者的
责任和荣誉
严寒酷暑也好风雨兼程也罢
起早摸黑也好上山下水也罢
我一直都在奔波的路上
我一直都在新闻的现场
我一直都在朝着镜头的方向坚定地
无怨无悔地
扛起着记者的神圣使命
图像的录入
文字的记载
声音的传播
都是青春旅途中
久久荡漾的悦耳音符
都是人生征程上
无法磨灭的闪光印迹
我在广电起步
我在广电成长
我在广电撒下了激情的种子
我在广电寄予着盎然的理想
我在广电收获了香甜的果实
我在广电展望着美丽的未来
这是一段珍贵的青春记忆
让我年轻的时光充满感动洋溢活力
这是一段珍贵的青春记忆
让我人生的阅历花香四溢五彩缤纷
这是一段珍贵的青春记忆
让我前行的翅膀面对风雨愈加坚硬
青春的记忆
记忆的青春
纵然时光流逝
我想我都会
始终为之骄傲
这无冕之的精彩历练
让青春在工作中闪光
新闻部
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初中毕业那年,在每一个同学递过来的纪念册的理想栏上都写着,我要当一名播音员。可是也就是在那一年,由于各种原因,她没有考上这个专业。曾以为,没有考上大学,没有考到播音专业,她这一生将难有成就;9月,18岁的她进入兴安县广播电视局。在经历了技术部接线员、广告部业务员等工作后,她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工作还是播音。于是她向局领导提出了这样的想法,局领导和同事们得知后,没有歧视这个非专业的年轻人进入新闻工作这个岗位,而是欣然接受,并且在工作中给予许多的鼓励和帮助,并在两年后给了她与其他播音员竞争的机会,最终她走上了主播台。这不仅改变了她颓废的念头,从迷茫到幸福,更让她在今后的工作中闪耀出了自己的光辉,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这个曾经的女孩就是我。
到今年为止,我在兴安县广电局工作已有12个春秋。这里,为了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也为了报达局里对我的恩惠,我工作踏实,坚持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精。通过锻炼,我已从当初一个怨天尤人的小姑娘成长为生活积极向上,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够独挡一面的中层干部。当然,许多荣誉也相拥而来,我的播音作品获得区、市一等奖,其它播音作品连续多年获得区、市二等奖;被市里评为优秀通讯员;多次在市、县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等好成绩。当我捧着这些荣誉回家时,爸爸、妈妈欣慰地说:“我的女儿终于长大了”。丈夫说:我有个能干的好妻子。面对家人真实而发自内心的夸奖和感叹,我想起了广电局、想起了广电局的同事们,这里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同事们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局领导的栽培和信任,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每一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在感受着父母的呵护、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老师的教诲,长大之后呢,参加工作、孝敬老人、教育子女……,其实,仔细地想一想,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知恩、感恩、报恩”中度过的。只是,看你如何去理解,如何去看待。霍金,20年来他被固定在轮椅上不能说话和写字的人,每天仅靠三根手指敲击键盘与外界交流,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物理科学界的巨人。我想在座的所有人和我都有同样的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当记者采访霍金时,他面带微笑,用能动的3根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显示屏上出现了这样的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朋友。对了,最重要的是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听人说:“感恩的心,永远年轻;感恩的人,永远快乐;感恩的世界永远美好”。我想霍金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在遭遇病魔之后,仍然可以以澄明恒毅的心态继续生活。
同事们,是广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应该感激、应该珍惜。不要再抱怨,我的专业不对口,我的工作太平凡、我空怀一身绝技无人欣赏……。你要明白,职场中,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歌曲中不也这样唱道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一起协起手来,共同奋进,为广电美好的明天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凭着岁月赐予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放飞青春的梦想吧!愿我们的青春因工作而美丽,愿我们的青春因奉献而闪光。
每一天都是收获
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你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路上奔波的疲惫之苦算得了什么?路上担当的风险又算得了什么?选择记者工作,就是选择奔波,选择了记者,就选择了忙碌。
九年前,我怀揣着对新闻工作的憧憬走进兴安电视台,成为了一名记者。很多人说记者风光无限,但当你成为其中的一员,才能真切体会记者的责任和艰辛。
一开始工作时,对记者真正的含义并不懂,只知道盲目地仰慕记者的光辉与自由。于是,这个蜕变的过程变得极为漫长和艰辛。
学生时代,作文一直是我的强项科目,一般的记叙文和散文我信手拈来,带着这一点小自信我当上了记者。但是事实证明,会写字的人,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好的新闻记者。因为,新闻报道不是信手捻来,也不是花前月下的抒情浪漫,而是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反映,是经过对文字的精心锤炼,将思想和观点隐藏在客观事实中的绝妙诠释。
新闻记者,不应该是简单的记录者,而应是一个善于交流的访问者,反应敏捷的运动员,思想深邃的哲学家,温厚善良的慈悲者,嫉恶如仇的侠士。
九年的采写历练,我学会了用嘴与被访者沟通,用眼去观察,用文字去记录,用头脑去思考,成熟的心态和对新闻导向准确把握的能力,让我为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而备感欣慰。
九年来,我用摄像机记录下了社会百态,许多采访的经历都已深深地印刻在心里,化作了我的人生财富。所以,除了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同事给我的帮助,更感谢生活、感谢我的每一个采访对象。
《中国经济时报》名记王克勤曾说过“扎扎实实的调查采访永远是记者之第一要务,好作品是跑出来的。”“跑”不仅意味着付出体力,担当风险,还要牺牲许多休息与玩乐的时间去思考、去写作。别人在家吃饭的时候,我常常还在单位的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当我回到家吃饭时,常常是别人优哉游哉散步或在灯红酒绿前轻歌曼舞了。当人们进入梦乡时,我常常还在挑灯夜战,有时为了赶稿常常熬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
一年到头,我都在忙碌,忙找新闻线索,忙采访,忙写稿。因为忙碌,我常常被家人埋怨,因为忙碌,我常常扫了好友的兴致。九年了,从事记者这一行九年了,“忙碌”与我相伴。然而,我却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因为这种“忙碌”,我的生活缤纷而多彩,因为这种“忙碌”,我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进入兴安广电以来,我先后在电台、新闻部、资讯部担任记者。县台记者,是记者从业队伍中最基层的一群,同时也是与农村、与社会底层、与普通老百姓距离最近的一群。这使得我们在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作品时拥有丰富的新闻素材资源,但是也意味着我们要承受的困难和艰辛、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也更多。
《城乡资讯》是我局开办的一档社会民生类节目,这在桂林市县级台开创了先河。自在该栏目任记者起,我就把农村作为新闻采访的主阵地。四年来,我跑遍了兴安10个乡镇130多个村委,一年365天有一半的时间我在农村,烈日暴晒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喜悦的劳动现场、普通农户的家中、颠簸的进村道路上。。。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用镜头和心灵捕捉农村发生的各种新变化,用从土里刨出的新闻赢得了观众的认同。每当这个时候,心里骤然涌出的那份收获累累果实的自豪感,便犹如母亲经历了孕育和生育阵痛之后,抱着哭声响亮的孩子时那样甜蜜。
在新闻这条路上奋力跋涉的过程中,我收获了果实也倍添了自信,在用新闻报道这个武器惩恶扬善时,我树立了新闻记者的威信。然而,越做下去,越感觉新闻记者不好当。有人曾说,记者这一行做得越久,经验越丰富,就越看出自己的水平与顶峰的差距。有时为了用一个词来准确地形容想表述的内涵,却要绞尽脑汁想大半天,有时候,一个新闻事件,本来用一个很恰当的角度去采写效果会很好,却偏偏在策划时无法想到,以至于对写出来的稿件不满意而懊恼。这,也许就是做了多年记者所亟待突破的瓶颈吧。因而需要不断去接触新的事物,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焕发出一种青春的激情。
九年记者生涯,对我来说,每一天都是收获。当有人肯定了我们的努力,所有的疲惫与惆怅便会很神奇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尤其是当新闻播出后所接到的每一句赞扬与批评,便会化成我工作上进步的动力。社会赋予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让我们去见证、去记录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这些经历让我获益良多。这种珍贵的收获不分季节,每天都是进行时。所以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的每一天都在收获,我的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
那些与广电成长的日子
1988年7月,我从广西大学毕业,按国家分配原则,回到桂林地区人事局报到,报到后关系直接开到了县广播电视局,拿到通知就到兴安广电局报到,当时的广电局在县政府里面,房子是低矮破旧潮湿的一层瓦房,广播电视局下属就是广播站一个部门,广播站的编制19人,有站长、副站长、记者、编辑、播音员及广播维修人员。7月15日报到后,接待我的是广播站的张站长,他和我说了好多关于工作的规章制度,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张站长说:“你去做广播站的记者吧。”“好。”没有犹豫我就答应了,我心想,吃苦难不倒我,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就没把吃苦放在眼里。不过,后来我才知道,在广播站吃苦的概念远比我想象的要苦的多。当然,来到这的第一件事,我先认了师姐、师兄,为了采访方便,问家里要钱买了一辆自行车,这就是我和广电结缘的开始,带着对广播节目的好奇,对新闻理想的热情,我开始了我的广电之旅。上班的第一个月即8月是夏收夏种时期,县里刚好派遣工作队进村入户催收公粮,文教卫组成一个工作团下到严关乡,我与本局一位副局长抽为下乡工作队,催收公粮是一个一个村做工作,特别不好意思的是到我自已的村里催粮,都是乡里乡亲,大家用异常的眼光看我,好在有一位领导带着我,8月完成了公粮催收任务,9月文教卫组成的工作队又被抽调乡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我又在其中,在乡下乡更苦了,去一个村要走1、2个小时的山路,那时的计生工作又难做!总是深夜去做孕妇工作,做不通工作就将孕妇抓到医院做引产手术,我在想难道这就是我的工作吗?直到一段时间后,我才明白,各单位要随时抽派人员配合县里开展各个时期的工作,下乡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锻炼了我的意志和处事的能力、耐心,在做好催粮和计生工作的同时,我没忘记记者身份,做好了全县积极交送公粮进展情况的报道,还采写了一些尊师重教,计划生育等其它社会性新闻报道,在下乡工作的同时还完成了每月的新闻采写任务,因为吃住在乡里我在走访时发现集资建教学楼这事,我采写了一篇题目为《众人浇花花更红》的报道,并在《桂林漓江日报》第二版头条刊登(即现在的桂林日报),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采写新闻的积极性更高了,我每天骑自行车背着录音采访机穿行乡间小道和大街小巷,采写的新闻再拿给师姐、师兄们帮我修改,经过不断的磨练和师傅们的指导,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我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辛勤的劳动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从事广播工作几年我被评为《漓江日报》优秀通讯员,在桂林地区广播节目评选中获得过桂林地区新闻一等到奖,全区新闻一等奖,全国新闻三等奖的好成绩。
广播是当时最重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我们的广播栏目有兴安新闻、农业节目及法制栏目,播出的节目都是兴安本地话,播放的音乐都是戏曲,用的节目带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唱片带,当时县城的街道和乡镇都安装了广播,田间地头都有高声喇叭,广播媒体时效性强、便于携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收听,每当看到早上晨练的人们提着小录音机在听兴安广播时,我就感觉收获了很多,不能说我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有多少成绩、多少作为、多少贡献,只能说每一次工作,我都是认真对待,努力做到最好。这是我喜欢的事业,所以我快乐地工作着,忙碌中快乐着。
1992年,兴安有线电视台成立,开办的节目有《兴安新闻》,从此《兴安新闻》改为普通话播音,买了第一台摄像机,开始了用摄像机拍摄新闻,记得第一次跟工商局去采访揭发黑暗作坊,由于是地下室又因紧张忘记调白平衡和焦聚,拍摄回来的新闻,画面偏蓝,清晰度差,这次采访,让我知道了两个道理,第一,采访不能急躁,要把事情问清楚再做决定。第二就是,要好好的熟悉机器。当然,在开始使用摄像机采访中,我犯过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我遇到错误能够认真改正。通过一年的不断磨练,拍摄新闻工作也得心应手了。在广电当记者,总会有些难忘的经历,我到现在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是,1996年夏天,公安局接到报案,在湘漓乡一个柑桔园旁边的水塘里发现了一具男尸,我是跟公安局的民警去的现场,死者是个四五十岁的男人。通过破案,住在柑桔园里一位男人有重大嫌疑,果然在他家的猪栏里又找出了一具女尸,女子三十多岁,了解情况以后,我才知道,男死者是被住在柑桔园的这个男人杀死后丢下池塘的,猪栏里的女尸是这个男人的老婆,他怀疑其妻与死者有染将他们杀死,之所以对这个事印象很深刻,是因为我第一次面对两具死尸,这次拍摄结束之后,我的心情悲常沉痛,我一直担心他们不到十岁的小孩在失去母亲和父亲后将如何生活!直到半年后,我的心情才慢慢缓和过来。其实我在来到电视台之前我的胆子很小,但是来到了广电这里,我觉得自己的胆子变大了。因为在这里经历的多了,见到的东西多了,胆子就慢慢练大了。正是记者这份经历很多的工作让我得到了锻炼,把我的胆子变大了,让我的常识增多了。那么在广电,我成长了么,我不敢肯定,但是我很明确,在这里我更勇敢,内心更强大了。这样该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吧。
现在因为人员调动,我们兴安电视台节目补充了新鲜的血液,来了不少的年轻人,不知不觉的我也算个老人了,从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记录者,工作时间长了,采访的经验也积累了一部分,广电也发生可大变化,我们电视台从县政府里面搬到了广电大楼,我们的编辑机器由对编机变成了非线性编辑,每个记者手中有一台摄像机,又有了自已的演播室,我们的办公室由一个大房间,变成了单人单桌的环境。现在,电视节目改版越来越精致,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必须提高,我想以后我除了要保持工作热情外,还得做一些有有意义、有影响、有深度的好片子。
广电,我希望下一个五年,我还会和你一起成长。
我与广电共成长
不知不觉,今年已经是我到县广电局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了,这八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是我与广电共同成长的八年:八年来,广电新闻事业从原来“枪少人多”到现在的“人手一枪”,栏目更是从原来单一的《兴安新闻》发展到如今的《兴安新闻》与《城乡资讯》、《话说兴安》多个精品并存的良好格局……可以说,八年来,广电的新闻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当然,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当年那个十字刚出头的黄毛小伙如今也正式成为了“奔三”集团一员,思想认识上也从当年的青涩逐渐走向成熟……
打字牌可以说是兴安很多人的一种娱乐活动,记得我刚来到新闻部不久的时候有一次去溶江采访,当地有一群众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他说,“我们这里胡牌了,但只有十胡的情况下就说《兴安新闻》就这么多了!”——这是对我县新闻节目最直观的评价,虽然每周一到周五有新闻,但新闻的量不是很大,质量也偏低。但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在全体广电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期的《兴安新闻》栏目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开设了《新闻现场》子栏目,让我们的节目更有看头、更贴近群众生活了;尤其是开办了《城乡资讯》和《话说兴安》两个栏目以后,我们广电局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现在,下乡采访时经常会听到大家在评论我的节目,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都有一种别样的激动,这对我们的全体广电人辛苦付出的肯定,是对我们新闻事业最高的褒奖!当然,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写好新闻、与同事一道打造精品栏目的信心和决心。
八年来,广电事业的成就有目共睹,八年来,我也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记得刚刚进入广电新闻部那时年轻气盛,只要一想到自己寒窗苦读十余年,却换来的是辛苦一个月只有区区300多元的工资,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调时,心里就会很不平衡!但有一次采访却让我彻底地转变了观念——具体是哪一年不太清楚了,我只记得是一个炎炎夏日,我随一个单位去兴安镇一个村去开展慰问活动,那个慰问对象情况十分特殊——一个残疾人家庭,他们一家四口人,父母是智障人士,有一儿一女,女孩为长女,当时只有八岁。记得我们刚进村口时,七岁的女孩早早在炎炎下迎接我们,一见我们,她的泪水就刷刷地往下掉,但很快,她擦干了眼泪叫道:“叔叔阿姨好!”并领着我们往她家走去。虽然活动之前我对他们一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也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我真正到了小女孩家的时候,还是被眼前的一幕给震瞢了——一个不到二十平米的草房,墙壁是用树枝织起来的,但还不比农村围菜园的栅栏严实,屋顶是草盖的,但也只有稀稀拉拉几根草;屋内就更为堪了:一张“床”一床被,仔细一看,这根本就不是床——两块棺材板下垫几个石头,灶台也就是我们小学时野炊那样,地上挖个洞、搭上三块石头……我们在采访时,了解到,小女孩读完一年级已经掇学了,因为父母智力有问题,现在一日三餐都是她在打理,尽管如此,她仍然十分坚强、乐观,掇学了她就向村里同龄人借书来看……她的一切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这是我从事新闻事业以来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从此以后,我开始以一颗感恩的心、用一种“业务上精益求精、生活上知足常乐”的心态去工作、去生活……
八年来,广电给我提供了一个快速成长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这里我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将是我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现在,随着广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必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与广电风雨同舟、共同进步!
我与广电征文稿征文作品汇编一》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