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 > 正文

对建设创新县的思考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8

对建设创新县的思考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能进步。所谓创新武隆,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武隆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生产方式根本转变和科技跨越式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武隆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持续型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武隆发展的主导战略,贯穿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创新武隆的基本特征

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的现状下,创新武隆虽然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最基本则应具备如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突出的创新精神。所谓突出的创新精神就是指自主创新精神在全县上下深入人心、达成共识,成为最富特色、最具主流、最起主导作用的武隆精神——“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精髓。使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

(二)适宜的创新行政。所谓适宜的创新行政是指科学的行政管理模式。即要求县、乡(镇)政府必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教育服务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并能有效地提供各种优质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培训,成为懂技术会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建设者。

(三)良好的创新环境。所谓良好的创新环境就是指人们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不断宽松创新环境、理顺创新体制、优化创新机制、活跃创新氛围,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推动武隆社会经济文化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四)发达的创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不断发展,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显著进步,形成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涌现一批在全市、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地方企业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品牌。

(五)丰富的创新成果。充分运用县内外自主创新资源,实现创新人才聚集,不断增强创新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丰硕。

二、建设创新武隆的有利条件

建设创新武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起家和谐武隆、提高武隆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十五期间,我们武隆全面打造能源大县、生态旅游大县,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着力坚持农业稳县、工业富县和科技强县,为建设创新型武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不断改善的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建设创新武隆的保障。近年来,武隆县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认真制定实施了《武隆县鼓励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留职离岗从事经营性活动的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实施商标战略促进名牌商标发展的意见》、武隆县推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实施意见、武隆县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等政策和意见,并且县政府决定12月19日为“武隆县地方人才节”,拓宽了吸引人才的渠道。逐步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的投入,积极营造四个“尊重”的氛围,认真开展各类创新先进表彰、奖励活动,注重宣传推广创新典型等,创新环境得到优化。同时,县科技局、县人事局、县经发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开展各类创新服务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扎实有力的智力支持。智力支持是建设创新武隆的关键。近年来,武隆县积极创造了各种人才、智力为我所用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加大了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全县的人才总量已经达到19581人。尤其是重庆大学为武隆县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该校在我县设立了一个试验基地;县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近年该校为武隆培养了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一批关键性科技成果在武隆得到转化和推广。另一方面,武隆县充分发挥离重庆主城区较近的区位优势,注重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善于借用“外脑”、引进“外智”推动武隆科技进步,呈现初步成效,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强。这些都为建设创新武隆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比较扎实的产业基础。扎实的产业基础是建设创新武隆的首要条件。近年来,武隆继续在全市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三次产业稳步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基础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县企业已初具规模。羊角老醋、羊角豆干、土坎晶丝苕粉等传统特色农特产品加工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较强的产业制造能力、电力能源和自然资源以及较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配套条件,为建设创新武隆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四)逐步提升的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创新武隆建设的重要源泉。目前,武隆已初步形成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在平台建设上,建成了在市内外较有影响力的弥核桃生产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百万头生猪基地。全县部分企业和成长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三、建设创新武隆的目标和措施

对照建设创新型县的要求,武隆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政策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尤其是财政性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的机制不健全,政策的边际效应、比较效应不明显。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工业领域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偏少,尤其是真正能够把握技术创新方向并组织实施的企业家资源更是稀缺。风险投资还没有发育。二是企业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大部分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规划,自主创新的战略方向还不明晰。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源性动力明显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新技术来源,更多偏重于模仿创新。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不适应自主创新要求,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和效率不高。三是自主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在自主创新上的引导力、执行力和调控力有待加强,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同业“模仿竞争”、“压价竞争”较为突出。为此,建设创新武隆必须从以下必个方面着手:

(一)培育创新意识

培育创新意识首先是树立创新理念。要在全县各级党机关和个事业单位中开成创新意识,在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中树立创新理念,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谋划一切工作和指导一切行动。其次是加强舆论的引导。提高全县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和参与程度。坚持“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琥隆精神,培育“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

(二)优化创新环境

优化创新环境首先是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市上的自主创新扶持政策,加快科技强县建设步伐,研究制定《武隆县建设创新武隆的实施意见》,形成较为完备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其次是抓好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实施品牌强县战略,引导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争创各级名牌、申报各项专利,鼓励企业积极实施技术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活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三)完善创新机制

完善创新机制首先是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实施政府首购政策和订购制度,提高政府采购中本县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引导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其次健全竞争机制。开展创新型企业的评选认定活动,建立和完善实行科技经费企业申请、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政府决策的管理模式。再次健全评价机制。加强政府总体规划、经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改革科技评审和评估制度,完善职称评价机制,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最后是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科技管理机制,推进重大科技和创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政府科技政策的透明度和执行力。

(四)整合创新机构

整合创新机构首先是建设创新型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自主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武隆的主要任务列入干部任期考核目标。其次培育创新型企业。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加强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时期,新成立一批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机构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制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与研发创新的规划。加强共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中草药、畜牧、农特产加工、水电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支撑。推动产研合作。形成有效的协商议事机制,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动企业与重庆市主城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层次。加强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建立社会化和网络化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科技信息咨询、技术评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创新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五)集聚创新资源

集聚创新资源首先是集聚人才。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营造企业家成长的优良环境,鼓励他们进行“二次创业”。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努力在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造就一批符合创新武隆要求的高级人才。强化创新型人才引进,灵活采用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引才引智,重点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技术人才。其次是集聚信息。整合集成有关信息资源,建设专业化的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拓宽科技信息平台服务领域和范围,提高服务水平。集聚资金。积极发挥政府财政的作用,不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引导商业性银行、保险公司、政策性银行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服务。引进县外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积极吸引国内外资本来武隆创业投资。

总之,建设创新武隆就是要全面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品牌,
对建设创新县的思考》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