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企业文化 > 正文

廉政文化建设与传统清官文化

企业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12/8/27

廉政文化建设与传统清官文化


清官文化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那片特殊的土壤中。 可以说清官是人治的产物,具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清官是封建时代茫茫黑夜里的昨夜星辰,但他们绝不代表未来。在健全的民主、法制社会里,人们凭借民主和法律来保护自己,而无需乞灵于清官。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是我们不懈的呼唤!可谓不无道理。
清官身处封建专制社会,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社会大环境下,官官相护,权大于法。所谓“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贪官污吏们只手遮天,而民众的政治力量却极度薄弱,百姓们遭受苦难却申诉无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此情景之下,他们的唯一希望,就是盼望有朝一日能有一位体恤民情和为民作主的清官出现,以便获得“拯救”。而一些清官挺身而出,出污泥而不染,执政为民,顶着压力为百姓伸张正义。他们不贪不暴,为国为民,难道有罪吗?让百姓遭受贪官的压迫而忍受苦难,而为贪官的行为大声叫好是不恰当的。牺牲百姓的利益而换取所谓的社会“进步”,并不是正确的历史观念。
而从历史记载来看,许多清官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之下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清官们洁身自好、清正廉明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扭转了地方的不良风气,并为其他人作出了表率。如张衡不受贵重礼品就很好的净化了河间官场的风气。再如左宗棠雷厉风行的惩贪倡廉行为,也对一些官员形成了威慑。而不畏权贵,则显示了邪不胜正的正义力量。我们不难看出,清官们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之下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人们渴望遇到清官,赞扬清官,歌颂清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清官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文明积淀所造就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和情感。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清官毫无疑问又是人治的产物,它是以制度缺陷为代价换来的。因此,“清官”的产生更多地是依赖道德对个人的感化,而非制度对官员的塑造和栽培。由于“清官”实质上是道德的化身,是“道德治国”而非“依法治国”的观念的产物,所以法治对于清官文化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从属物。以近段时间出现的任长霞为例,在她上任之前,登封市社会治安非常混乱,流氓歹徒横行乡里,百姓喊冤叫屈之声不绝于耳,司法部门无所作为:一起强奸案拖了12年未破;一起伤害案拖了9年不了了之;几百名上访群众求告无门。只是在她上任之后,诸多问题才逐渐得到解决。试问,在她之前的诸位公安局长都是干什么吃的?县长、县委书记那里去了?她死了以后的登封市又怎么办??

总之,对于清官文化的态度是,既不能一味地全盘否定,不能由于清官所处时代的制度局限性而全面抹煞清官们的思想道德和人格方面的价值及对社会的教育意义;同时,也不能盲目地颂扬清官和神话清官,将清官文化庸俗化。我们应当认清清官产生的时代局限性,从根本制度上推进社会的民主与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党风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反腐败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重大腐败案件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不正之风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还比较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流行,许多官员法制意识淡薄,贪赃枉法,办事讲究“潜规则”。许多人把拉关系、走后门甚至行贿作为屡试不爽的法宝。一些官员自身腐化堕落并不奇怪,值得注意的是一种弥散着腐败气息的消极文化现象沉渣泛起,甚嚣尘上,比如“笑贫不笑娼,笑廉不笑贪”等等,而一些群众对腐败行为采取无奈、容忍和默许的态度,把腐败作为可以接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甚至存在羡慕腐败的灰暗心理。这种包含着扭曲社会价值观的不良社会风气,已成为当前反腐倡廉斗争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廉政工作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忽视廉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反腐败的艰难之处,在于缺少一种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廉政文化滞后,不健康风气流行,有着历史、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深刻根源。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深厚的传统,官本位、重权轻法、特权观念等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传统观念,如礼尚往来、知恩必报、恋祖爱乡等,容易被人利用成为行贿受贿的借口。外来的一些思想观念有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廉政文化的建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种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在社会上广泛培育廉洁意识,以形成崇廉、尚廉社会氛围的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工作。廉政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文化实践,以适应反腐倡廉教育的新要求,廉政文化建设包括廉政文化理论建设、廉政文化活动机制建设和廉政文化活动三个部分。廉政理论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和廉政文化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中外廉政史和廉政文化史研究、反腐倡廉理论建设等等。廉政文化活动机制建设要发挥“大宣教”格局作用,切实可行地解决好廉政文化活动开展的运作机制,保证廉政文化活动有组织、有序、有效地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指导下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具体实践。可以看出,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许多方面都可以利用传统清官文化大做文章。

在廉政文化理论建设中,我们需要了解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就是清官文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清官文化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有许多的典籍如四书五经中都包含着廉政的思想,要求人们洁身自好,立德修身,内圣外王。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涌现出了包拯、于谦、海瑞、于成龙等一大批清官廉吏。清官们不畏强权,两袖清风,身体力行与腐败现象进行斗争,为民请命的高风亮节和光辉事迹,千百年来为民间广泛传颂,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而广为流传的历代清官廉吏的故事,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郭允礼“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等廉政文化名言,至今给人以激励和鼓舞。这些廉政思想、廉诗、廉文、廉事,许多内容被后代借鉴,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纽带。时至今日,还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石,应当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所以说,古代清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可以为当代廉政文化理论建设提供充分的思想资源支持。
在廉政文化活动中,传统清官文化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首先的着眼点在于教育和预防,这是治本之策。所以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和舆论宣传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对腐败现象人人喊打以及崇尚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的社会氛围,痛击消极文化现象,倡导廉政文化,以此来弘扬社会正气,进而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所以,通过多种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廉政文化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清官,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清官文化。这些清官的廉政思想、廉政事迹、廉政言论,都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做到古为今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媒体,组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图书,切实加大对古代清官的思想、事迹进行宣传。如许多电视剧就将古代的清官如包拯、狄仁杰、刘墉、李卫再次搬上舞台,加深了人民群众对古代清官的认识,了解了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得到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廉政网站也将古代清官的事迹和行为搬上了网页,加大宣传力度。

可以说,传统清官文化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廉政素材,是宝贵的资料库。而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借鉴和应用传统清官文化中的合理因子,将其运用到廉政文化建设中来。只要正确利用传统清官文化,加强清官文化的研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清官的清廉思想和事迹,弘扬清官文化中积极健康且符合时代精神的一面,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反贪倡廉的社会风气,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当是大有裨益。


廉政文化建设与传统清官文化》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