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一书读后感两则
《乡土中国》读后感
还记得刚刚得到《乡土中国》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乡土“二字,由此,脑海里面顿时浮现出的是一副中国世代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景。但阅读过后,其实不全然如此。
“乡土“,“乡土“,即由“乡“和“土“共同构成。“乡“即乡村、村落,“土“即泥土。纵观全书,其基本脉络为:先有土,后产生乡,而后有各种习俗规范。即人们先有土地,然后在其上耕作,然后形成村落聚居,而后形成了诸如差序格局、长老统治等具有乡土特点的****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等。
首先谈“土“,即泥土。在现代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字眼:“你好土气。“似乎带着几分贬义。但仔细斟酌,发现这样的说法是极其幼稚的。华夏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先的便是农耕文化。在农耕文化中,土是根,土是本,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土地肥沃的地方更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地方。浅显点来说,没有土,祖先就没有生存之本,又何来今天的我们呢?或许是由于工业革命后,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很多所谓的城里人忽视了土地的重要性,也不会明白对于那些靠土为生的乡下人,土地是何其的可贵。
其次谈“乡“,即乡村。由于人们在土地上世代耕作,但每家所耕的面积小,即进行的是小农经营,但即使是小农经营,也需要水利,所以也需要合作,再加上为了安全,人多易于保卫,出于种种种种共同的利益,人们聚村而居。每个村落即为一个单位,人们在村落间进行各种活动,与外界相对隔绝。也就是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具有地方性的,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由此,也形成了一种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的局面。虽然与外界相对隔绝,但在一个村子内,大家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彼此熟识,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特色,即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甚至邻居比远在他方的亲人更加熟络。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再次谈各种习俗规范。虽然在一个村子内,大家彼此熟络,但是仍然有公私之分,形成了差序格局。说到公私,随即想起了经济学中的公有资源和私人物品。公共资源即没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没有排他性,即人们可以随意使用。但因为具有竞争性,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就会产生负外部性,即对他人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没有人会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私人物品即为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人们在使用时要比较使用的成本和收益。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公共场所有很多垃圾,而自己的院子里却很少会有垃圾。因为公共场所是公有资源,而自己的院子是私人物品的缘故。在乡土社会里面亦是如此。但在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个圈子里,向内看也可以是公的。
在此,要着重提出的就是差序格局。为了更好地让我们理解“差序格局“,费老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即我们的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总之,人们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划分次序。在此,人们依据的关系主要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血缘关系是根据生于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地缘更多的是血缘的投影。“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由此,不得不提三个势力,即团体、家庭和个人。在西方,形成的是团体本位。个人是团体中的个人,要根据团体的准则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家庭相对而言只是一个较小的势力,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而在中国,特别是在乡土社会中,则不然。在乡土社会中,形成的是家庭本位,即家庭占据的是主导地位,个人和团体都是依附家庭而存在,但其划分的界限甚不明确,所以也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小到只有三个人的核心家庭,大到包括四代甚至五代的大家族,譬如《红楼梦》里,大观园里既住着姑表林黛玉,也住着姨表薛宝钗,甚至到后面凡是能扯上一点亲戚关系的都住了进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但这庞大的家族也会因为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后来贾家没落了,众多的亲戚也是树倒猢狲散,各自散落天涯。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不管是乡下还是城里,这种现象依旧存在。当你有事需要请人帮忙时,当然希望找一个相对熟识一点的人,最好是亲戚,因为这样人家也不好拒绝。也许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某天a君突然去拜访b君,b君问a君为何人,a君回答:“我是你外婆的妹妹的侄女的堂哥的表舅的弟弟,有事需要你帮帮忙……“
小乡土,大社会。由一方乡土,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现状,甚至可以为其找出合理的解释。一本好书,光读一遍两遍三遍是不足够的,《乡土中国》即是如此。所以,《乡土中国》这本书还应继续细细品读,方能理解更透彻。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最近在读一本社会学读物--《乡土中国》,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我是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要了解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就得去看相关书籍;二: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成就巨大的社会学家,其作品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要了解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和揭示的现象或道理,就要去了解书的作者及其思想观点。19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一、乡土本色二、文字下乡三、再论文字下乡四、差序格局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六、家族七、男女有别八、礼治秩序九、无讼十、无为政治十一、长老统治十二、血缘和地缘十三、名实的分离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依靠土地,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在本章中费先生用中国与美国的乡下做比较。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费先生把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归纳为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中国还有一个特色――落叶归根。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也开始有所改变,在此,费先生用了一定的篇幅来阐述这一变化。
接下来,费先生用两章来阐释文字乡下。我们知道,乡下的知识很是缺乏。现在的的局面才有所改变。在费先生笔下的那个年代,乡下人受教育的程度更低,不要说写文章,可能大多数人大字都不识一个,前面说到大多数乡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上,文字就更加缺乏了。费先生用一个反例衬托了乡下人的“无知“,给人以深刻的反思。
既然乡下人不懂文字,那么他们又怎么交流呢?这个不用我们操心,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交流方式。语言和文字是不同的概念,语言足以他们交流经验。但是不懂文字,这毕竟是落后的表现,必须做好文字下乡工作。这一方面,费先生也做了相应的建议。
说到差序格局,费先生是用两张来系统说明的。在书中,特别说到了私。这一字蕴含了多重意义,也造成了多种不同的结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本章中,费先生说到了西洋家庭,同时他引用了大量了名人名言来说明差序格局。
既然说到了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与其说这分为两章,还不如说这是一个部分。这两章联系甚为密切,没有前面一章的差序格局就谈不上后面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接下来就是家族这一部分。首先,对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在此,费先生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不仅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
第七部分是“男女有别“。开篇总结了上篇家族的一些重要结论,又证明了感情在男女关系的重要性。
本篇中引用了oswaldspengler的“西方陆沉沦“,并套用在乡土社会上。
男女有别在中国社会自古有之,在此,我就不赘了。
在第八部分的礼治秩序中,开篇以西洋和我国的礼治秩序论战开始的,由此说到了“法治“和“人治“。
本篇主要讨论“法治“和“人治“。费先生“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所用力量而非它们的名称“法治“也依赖与人,也要靠人来执行,由此也就推翻了西洋“法治“的绝对公平性。
然而乡土社会并非上述的秩序。我们知道,中国是乡土社会,因此,属于礼教秩序,依靠的是礼。同时,还提到了“传统“的概念,也就是指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乡土社会是无讼的社会。首先说到了社会秩序的变化,从礼治到法治的变化,这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法治也给乡土社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说到了无讼,那就不得不说到无为政治。以“权利之争“开篇,以史为证,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在封建社会里,名曰“专制“,实为无为。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崇尚礼教、礼治,这就给人民生活控制以松弛,只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上面说到了无为政治,在“长老统治“中又再次提到。要想很好把握“无为政治“必须还得往下看,这三篇实则都是权利结构的问题,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把三篇内容联系起来。
在本篇中,费先生引用了《生育制度》中的一些概念,用以证明乡土的权利结构。
十一部分论述的是我们熟悉的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一部分很好理解,在郑杭生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也说到过血缘与地缘的概念,还可以联系家族一章的内容。
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但依然存在,出门在外,我们总是寻找老乡,家乡人给我们一种亲切感。当然,这仅限与感情的联络在商业中,血缘就显得非常淡化了。
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乡土社会也开始慢慢转变。
老实说最后两章的内容,我把握的不是很好,在此,也就不敢妄加猜测,但据我理解,这两章的大概意思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学术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在《乡土中国》中很少看到政治色彩。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费孝通先生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这也并不否认作者在写作《乡土中国》时,抱有改造中国的梦想。学术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处交代这段政治背景,也并不想纠缠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之中,而且这里的学术与政治的对立也不同于民族中的“行政概念“和“学术概念“的区分。我们在《乡土中国》中很少看到政治色彩。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费孝通先生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这也并不否认作者在写作《乡土中国》时,抱有改造中国的梦想。
本书的题目《乡土中国》涵盖了全书的主要大意,浓缩了书中内容的精髓,是该书的简介。《乡土中国》,题目有两层意思:一则乡土,另一中国。“乡土“指的是社会最基层的广大农村人或乡下人,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与思维的不同;“中国“说明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同时与西洋社会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