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页
较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一些地方和行业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及部门工作中还存在办事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优的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消极腐败现象。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二、“十一五”发展目标与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加快发展、节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坚持工业强市,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逐步走出一条模式新、速度快、质量好、后劲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一五”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体制创新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建设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
1、经济增长目标: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100亿元,年均增长11%。财政总收入达到190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300亿元,比上个五年翻一番。
2、环境保护目标: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7%,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生态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3、社会进步目标: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42%。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2‰以下。体制机制创新,各项事业发展,保障水平提高,社会安全稳定。
4、民生改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乡居民人居环境、出行条件、健康保障有较大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把握好“十一五”发展的战略取向,推进五大建设。
1、建设工业强市。主要是:开发大项目。围绕农副产品加工转化、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现有企业改造扩张、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发建设一批大的工业项目。五年内,市县两级新建和扩建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300个,其中过亿元的工业项目30个。培植大产业。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培植百亿产业取得新进展。常烟通过扩改,力争再增加销售收入100亿元。抓紧电厂、石门电厂三期、核电站等重大项目的运作,壮大电力产业。加快铝材、食品、机电、纺织、建材和医药化工等现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全市争取新形成1—2个百亿产业,每个区县(市)至少培育一个过十亿元的产业。实现大发展。到“十一五”末期,力争规模企业数量、工业增加值比“十五 ”末期翻一番。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农村经济社会面貌有明显变化。主要是:增加基本收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主导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50%左右农户通过协会联接市场,60%以上农产品通过加工转化增值,继续发展劳务经济,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善基础设施。基本实现村村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引导和帮助群众改水、改厕、改厨。加强水利建设,建设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发展基础教育。两年内完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学杂费,在农村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强化基本保障。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低保、“五保”等制度。加强基层组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形成责权利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办点示范,有序推进。
3、建设宜居城市。按照适宜人的生活、满足人的发展这一要求,加快宜居城市建设。主要是:扩大空间容量。以规划为指导,统筹“一江两岸、一城四区”发展,到,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0万。配套功能体系。建成比较完备的城市路网、给排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和公共交通体系,形成比较规范的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发挥市城区“三山三水”资源优势,巩固提高园林绿化成果,控制各种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文化品位。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培育城市文化特色。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城市二三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以产业发展繁荣城市经济。在市城区启动会展中心、文娱中心等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发挥中心城市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围绕中心城市发展“卫星镇”,加强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4、建设旅游大市。以桃花源为品牌,整合柳叶湖、花岩溪、城头山、壶瓶山、黄山头、西洞庭湿地以及名人故居、历史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景区景点和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景区提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尽快形成“大桃花源”旅游目的地;发挥交通枢纽优势,配套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尽快形成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发展旅游龙头企业,开发地方旅游商品,完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
5、建设和谐社会。主要是:发展公益事业,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维护公众安全,健全人民内部矛盾调处机制,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综治防控体系,实现社会大局稳定。促进公平正义,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公共财政,改革体制,调整结构,为公益事业、公众安全和公平正义提供保障。提高公民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风尚建设、社会诚信建设,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集中力量办好六件大事。
1、提升工业园。全面提升市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水平和产业聚集度。力争德山开发区经济实力进入省内园区前三名,争取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区县(市)开发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成为省级开发区。
2、修好防洪圈。完成市县城区防洪圈建设,市江北城区防洪圈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德山防洪圈、江南防洪圈和各县(市) 城区防洪圈达到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3、硬化乡村路。实现100%的乡镇通水泥路或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力争7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
4、建设高速环。建成常吉、常荆高速,启动常邵、常岳高速,加快建设市城区100公里高速公路环线。
5、构筑保障网。基本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镇,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农村,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和低保、“五保”制度。逐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标准。
6、扩大高中面。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十一五”末,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比例达到90%以上,比“十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十一五”将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宏伟的蓝图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坚信,勤劳智慧的人民,一定会把这个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我们的事业必将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家园必将更加美丽富饶,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安康!
三、工作安排
,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大办工业的力度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加强和改善对工业经济的组织领导,把招商引资、大办工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主要领导抓工业,集中主要力量抓工业。实行市县领导及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企业和引进项目制度,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工作实效。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用政策推动招商。对已经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部门和社会招商奖励政策,集中清理、打捆发布、坚决兑现。根据形势的变化、发展的需要,不失时机地推出新政策、新举措,进一步降低招商门槛。用政策支持民营。鼓励本地民间资本办工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加强政银联系,引导银企合作,扩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规模。用政策促进技改。安排部分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技改给予贴息扶持。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争创名优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抓住国家开发银行扩大城建信贷的机遇,把城建投入重点放在工业园区,大投入、大建设,改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促进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
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为投资商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引进的工业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条龙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护,落实优化环境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通过加大抓招商、抓工业的力度,年内力争引进内资110亿元,利用外资1.5亿美元。抓好烟厂芙蓉王生产线、创元铝业二期、恒安三期、中联汽车、太平特种纤维、牛力水泥、海螺水泥等大项目的新建和扩建。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户数增加30户以上。
以大办工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资源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园区经济,引进一批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