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实践活动转化为发展上水平的动力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结合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的实际,关键是要把学习实践活动转化为发展上水平的动力。
用科学发展观提升发展理念。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首要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升发展理念。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加符合当地和当前实际。坚持全面发展,但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统筹协调,但不均衡着力;坚持着眼长远,但不放松当前。其次,坚持一切以实效为重。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道理。要妥善处理“科学”与“发展”、“好”与“快”的关系,不能强调“快”就忽视“好”,虚报浮夸;也不能强调“好”就不要“快”,以慢代好。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打着求“好”的旗帜,四平八稳,不思进取,当“太平官”,以好为借口,掩盖不会谋发展、不会促发展、不会快发展的事实;另一方面,更多地要防止脱离实际,盲目攀比,搞泡沫经济。再次,坚持一切对事业负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我们在抓工作、谋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始终心存“三个敬畏”,不搞“短期行为”、“政绩工程”,不干“发祖宗财,断子孙路”的“一锤子买卖”,始终着眼长远,科学发展,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用科学发展观完善发展思路。共青城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明显。1993年4月,胡锦涛同志视察共青城时指出,要把共青城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开发区。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多次深入共青城调研,要求我们认真落实好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目前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支持共青城的发展,成立了支持共青城发展领导小组,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共青城的实际结合起来,谋求共青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其一,选准突破重点。在省委、省政府的全面推动和团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共青城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1月至2月新引进亿元项目11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4%。下一步我们将在团中央等部门的支持下,加快推进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设青年论坛永久会址;打造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区。其二,转变发展方式。坚决不走同业竞争、同构发展的“套路”,不走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老路”,不走浪费资源、牺牲环境的“弯路”。发展集群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创新,改变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链不完善、档次不高的现状,借鉴江浙经验,发展块状经济,推进品牌战略,鼓励自主创新,降低配套成本,打造纺织服装产业的集群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产方式的创新,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建设一流生态型园区,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实现发展内涵的创新,以现有两所大学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其三,坚持统筹兼顾。按照建成30万至50万人口城市的目标,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建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城市行政文化核心区、商务中心区和中芬共青数字生态城,实现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低水平排放;加快新农村建设,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好失地农民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
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机制。学习实践活动重在实践,贵在创新,尤其要在发展机制上进行创新。其一,创新项目建设机制。发展要上水平,关键靠上项目。围绕产业上项目,狠抓园区上项目,注重环保上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坚决兑现奖惩。其二,创新管理运行机制。构建领导、专家、群众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凡是没有经过广泛调研、没有经过专家论证、没有征求群众意见的,开发区一律不决策,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严格按照民主议事和决策制度进行决策;建立依法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许可、投资项目审批、单项行政审批时间较以前缩短30%;建立利益协调机制,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其三,创新工作考评机制。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改进考评方式方法,坚持当前与长远结合,重“显绩”更重“潜绩”,把干部的政绩考准、考真、考实。在考核中,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社会和人文环境效益。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的行政问责制,以有力的机制保障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