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常用范文 > 策划方案 > 正文

第二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策划方案范文 发布时间:2012/6/13

第二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补助经费使用的通知》(昭建抗电〔〕19号)、《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关于第二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施乡镇计划的批复》(昭建抗〔〕2号)及《巧家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巧家县第二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巧政办发〔〕19号)要求,确保我镇第二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结合我镇实际,特制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连片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村民居抗震防灾能力,使农村民居达到我镇抗震设防要求。

(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经济适用、抗震安全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通过拆除重建方式改造农村民居,确保今后发生六级左右破坏性地震时,相当于抗御地震基本烈度8°地震的能力,农村民居主要用房不倒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农村民房的抗震防灾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二、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

(一)工作任务及资金补助标准。

省政府下达补助资金250万元,实施重建500户,每户补助资金5000元。

(二)实施步骤。

我镇第二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补助资金项目从3月初开始,至6月10日全面完成。

1.科学选点阶段(3月1日至3月15日)。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按照下达的计划任务和要求,决定在黎明、可福二个村实施,具体为:黎明村340户、可福村160户。选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沿江、沿边、交通条件好,群众基础好,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各项目村要按照要求形成优化方案,报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备案。

2.宣传发动阶段(3月16日至3月20日)。要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通过广播、电视、图文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破坏性地震造成的农村民居破坏情况,让农民群众了解受灾房倒、家毁、人伤的情况,提高农民群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转变传统的建房观念,建设抗震安全的房屋。要让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知道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以“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群众自筹为主,政府和社会支持为辅”的工作原则,让农民群众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从而激发他们多方筹措资金参与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民居调查阶段(3月21日至3月28日)。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完成对实施村庄农村民房的普查鉴定工作。房屋鉴定组由镇、村、组干部和年老资深的农民群众组成,对拟重建房屋进行鉴定。鉴定情况、人口数量和经济状况要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得到绝大多数群众认可后,按照统一制定的表册,建档立案,切实做到“户有卡、村有薄、乡有册、县以上系统联网管理”。

4.工程建设阶段(4月1日至6月10日)。建设方式为拆除重建,重建建筑面积每户不少于35平方米,以自主建设为主,互助建房为辅。各项目村要积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可组织有施工经验和技术的本地或在外务工人员成立专业施工队(组)开展施工。镇、村、组各级要积极配合加强监管,规范建设程序、保证工程质量。此外,在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安排好农民群众的生活,保证农民群众有饭吃、有房住。

5.工程验收(6月11日至6月20日)。按农房鉴定意见、工程质量标准审核和资金使用情况逐级组织验收。各项目村按户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向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提交验收花名册和验收表以及验收申请和验收报告,项目村要将相关资料整理归档。不按要求施工,不满足质量验收标准要求的房屋不予验收,造成的经济损失由项目村负责承担。

三、工程实施的监督管理

(一)完善审批程序。

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拟定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工程建设规划,并上报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组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根据选点的要求,确定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点;项目村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并定期向镇党政综合办公室报送工程进度。

(二)严格资金管理。

1.资金分配。严格按照每户5000元补助标准对农户进行补助,并张榜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和公认。

2.资金拨付。资金拨付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拨付30%用于备料或基础开挖,工程主体建设阶段拨付65%用于工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5%。资金拨付实行分级审批把关和 “一支笔”签批制度,先由村社工作组定期验收,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分别将农户花名册报镇政府核实,由镇财政所将重建农户花名册造册并审核无误后交当地银行,银行按照花名册将重建资金存入农户存折(一本通),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三)工程实施的管理。

1.各项目村要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分类设计、分户施工、统一管理,村庄规划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单体建筑抗震措施要符合县技术指导意见和要求,施工质量要符合工程建设施工验收规范标准规定。坚持“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按照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统一编制的农村民房建设图纸施工。因地制宜,由农民群众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图纸使用。

2.项目村是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抓好施工技术培训,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要组织工程技术专家组对拟从事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农村建筑工匠进行规范的施工技术培训,普及抗震设防技术,培养一批懂得工程管理的乡村干部和一大批掌握农村民居抗震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农村建筑工匠。

3各项目村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管理,抓好工程质量、促进建设进度。强化建设过程中的典型示范作用,既要培育好一批示范组和示范农户,也要最大限度地增强干部、群众的质量意识,提高大家辨别建材质量优劣的能力,防止劣质建材使用到建设房屋中。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对主要抗震构件进行查验、记录。做到所用建材有检查,分项工程有人签字,做好工程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成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和办公室,确定工作人员,落实办公经费和办公设施,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程序,强化管理,领导和机关干部要指挥到户,各级干部都必须认真履职,确保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顺利推进。根据我镇的实际成立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

组 长:罗忠平(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黄远寿(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成员:杨发俊(镇财政所所长)

赵云霞(镇民政所负责人)

施兴发(镇国土所所长)

邱尚忠(镇农综站长)

陈忠华(镇水管站站长)

贾德海(镇扶贫工作站站长)

陈崇华(镇信用社主任)

唐阳云(黎明村支书、主任)

黄太英(可福村支书、主任)

(二)明确职责,分片包干。

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工程项目资料收集、上报及档案整理工作。同时做好全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并使之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责任人贾德海。

镇财政所负责落实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加强资金管理;制定我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责任人杨发俊。

镇国土所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确保农房建设选址安全,保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用地。责任人施兴发。

镇民政所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帮助解决部分建房户的临时安置、特困户的部分建房物资和生活困难问题。责任人赵云霞。

镇农综站负责整合支农资金,配套和完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责任人邱尚忠。

镇水镇水管站发展制作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施工图和施工技术指南;制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农村建筑工匠、乡(镇)干部抗震设防知识培训和工程建设技术进行指导;负责建设中的计划安排、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责任人陈忠华。

农村信用社要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贷款上给予支持。责任人陈崇华。

(三)统筹安排,积极推进。

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紧密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结合起来。严格按照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强化建设过程中的典型示范作用和检查督促,建设、改造一批具有推广性和参考价值的农村民居,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学得会,受教育,得实惠。

(四)定期报送工程进度报表。

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行工程进度旬报制度,项目村要指定专人于每月9日、20日前向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报送工程进度表(联系人:龙升国,电话:13578026556)。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每月10日、22前将工程进度汇总上报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领导组办公室。

(五)严肃纪律,强化督查。

这次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站所、相关村必须严肃工作纪律,必须严格按照图纸、面积、质量要求操作,尤其不得优亲厚友,更不能以次冲好,更不能以旧抵新,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镇政府要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状,做到职责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为加强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督查工作,特成立以镇纪委书记王进辉任组长,水管站职工陈忠华、冉启发为成员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督查组,对整个工程建设进程进行督促、检查。


第二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