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两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思想汇报
2011年两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思想汇报
此次的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并指出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而且也符合我国科教兴国的国策,这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中有一条是说“对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这足以表明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视,因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可以很快的转化成成产力,并且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由此,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我国的大学教育的现状。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普遍不好,就业率迟迟不能上升,所以就有了“毕业意味着失业”的说法。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有的专业的毕业生很好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有的毕业生却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为什么有的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可以找到薪金很高的工作,而有的毕业生则只能勉强吃饱饭?这难道都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吗?我想这绝不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如果我们细心得调查分心会发现,那些毕业后薪金高的学生绝大部分集中在金融,工程,地产行业。而那些社科类得毕业生和这些毕业生根本就是天壤之别。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前者的需求很大,而后者的需求却很小,如果套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发展了,上层建筑才能建设。也就是说,我们都还没挣到钱,到还没房子住,还搞什么社会科学。中国有句古话叫“安身才能立命”,就是说只有安定下来了才能够干些自己想干的事情。这个道理很简单,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谁还有心思去搞些抽象的社会理论。
这种现象不是某一个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造成的。
第一,我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不甚合理。大学里边有些课程严重脱离社会需求,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也就只能搞些理论研究,可是这种理论研究在中国现在的学术氛围以及造假严重的环境里根本没法立足。唯一的结果就是为了职位,金钱进而更严重得造假,对我国的学术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所以大学的教
育应当更多得设置那些实用性的课程,要和社会的需求想结合。第三,我国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对某些专业的人才需求很小。由于我国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或者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既然这些专业的设置在现阶段很难和经济结构的需求想适应,那么为什么还要设置呢?
大学的专业设置应该紧跟社会的需求设置。不应该脱离实际设置那些社会没需求的专业,这样既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对人才的浪费。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如果人才浪费了,那么国家的发展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