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副校长)事迹材料
提起,熟悉她的人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同行们说:“她是一流的学科带头人。”领导们说:“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教育改革先锋。”老师们坦言:“她是我们的校长,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学生家长更是直言不讳:“有这么好的校长,孩子放在学校,我们踏实着哩!”……
作为县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在这片深爱的小学教育沃土上已经默默耕耘了近30个春秋。在多年的教学和校务、党务工作中,她挥洒热情、奉献青春、身先土卒、敢争一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当代女教育工作者的奕奕风采。
“教育园地是我成长的沃土;教师,是我永远的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1年,年仅18岁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上班的第一天,她在崭新的笔记本上郑重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教育园地是我成长的沃土;教师,是我永远的根。”时光飞逝,转眼间近30个春秋过去了,凭着这份朴素的信念,无论岗位如何升迁,无论环境怎样改变,就这样,始终根扎教育沃土,把当好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当作了矢志不渝的追求。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能力。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采用“讲讲、练练、评评、议议”的课堂教学形式,因人施教,发展个性,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让优等生吃饱,让中等生吃好,让后进生爱吃。”让每个学生找到最近发展点,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学工作得到学校、家长及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骄人的教学业绩使她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济宁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济宁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济宁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并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更高的定位使她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教学舞台上继续创造新的辉煌。看,一堂堂青年教师的优质课上,有她字斟句酌的谆谆教诲;全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更少不了她精彩的讲座和生动的授课……大家都说:“可是我们身边的教学专家啊!”,可却笑着说:“我只是一直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而已。”
“学科带头人、教育改革先锋、老师的良师益友……”在外人看来,这些都是简单的评价,只有知道背后自己的辛勤和付出。
1999年,成绩突出的被组织任命为县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领导岗位,深深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她更加勤奋好学,追求上进,以优秀的教学理念作为思想先导,不断提升了自己的管理水平,用专业的教学管理知识,充实育人实力。在工作、生活中,她团结同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教师创建了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并身体力行起模范带头作用,关心他人、鼓舞他人、支持他人、理解他人。特别对青年教师,更是言传身教,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学校教学中的中坚力量。
是时,正值教育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素质教育初见端倪之时。作为县“窗口学校”的第二实验小学,教育改革的路子怎样走,素质教育的文章怎样做,成了全社会普通关注的热点。在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前,审时度势,以她特有的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找到了一条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那就是“以德塑校,科研兴校,艺术扬校。”
“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经常这样说。在她的倡议下,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科学有序的德育工作体系,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教育学生感恩做起,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各项活动。在她的积极建议下,在每年的母亲节之际都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向母亲说一句祝福的话语、写一封感恩的信、为妈妈梳一次头、洗一次脚、包揽一天的家务等;汶川震灾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地震无情人有情,我为灾区献爱心”倡议,广大师生纷纷捐款,为灾区献上了一片爱心,“靠近春天,冰雪就会融化;靠近音乐,生命就会舞蹈;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素质教育,就要加强教育教学的科研力度。”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她一直强调适度超前意识,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举全校之力,确立了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学校——教科室——课题组——实验教师四级管理网络,实行了领导分工包课题制、课题组长负责制、实验教师竟聘制,并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培养了一支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在她的带领下,目前,学校已完成国家级和省市级“十五”规划课题12项。其中,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标准下的网络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被评为山东省科研成果一等奖。承担了“十一五”规划国家、省市课题8项,其中省级课题《立足校本教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获得省科研经费一万元奖励。大量的实验报告和教科研论文在全国、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及教科研部门评选中获奖。二实小先后荣获了山东省首批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首批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电教示范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示范基地等诸多荣誉。
“素质教育还要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在这点上,独具慧眼,依据学校优势和学生实际,“以艺育德、以艺启智、以艺健体、以艺冶美”,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来抓。倡导成立的“小百花”艺术团至今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来,小百花在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特长生,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参加艺术考级活动,学生的艺术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刘丽荣获全国“十佳”歌手奖,谢宁荣获第八届宋庆龄奖学金,李雨朦荣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页制作三等奖,张晖等4名同学荣获山东省“英拓杯”英语大赛团体冠军……目前,全校已有800多人获国家、省、市级以上奖励,学校也被中央教科所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
“雷厉风行的校领导,温婉宽厚、善解人意的知识女性”,在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和谐与统一。
在学校老师的眼中,是一位眼光独到、雷厉风行的校长,在是与非、公与私的问题上,却丝毫没有半点含糊。就拿每年的元旦来说吧,一本挂历值不了多少钱,家长送给老师表达表达心意也没有什么。但是当发现这件事后,她当即号召老师们拒收家长礼物。很多老师不理解,对此,这样说:“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育己,学校虽是清水衙门,但为了一点私利影响老师形象和学校声誉,很不值得。”
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更是如此。的秋,繁忙的开学事务做完后,重感冒在医院一连输了几天液。尽管设法封锁消息,老师们仍四方打听,成群结伴去探望她。还没有完全康复,不顾医生建议她在家休息的劝告,拖着羸弱的身子坚持到校上班。上班的第一天,她把老师们饱含祝福的礼金和礼品请部门负责人悉数退还给老师。当借教工例会之机,用虚弱而饱含深情的声音向老师们表达谢意时,许多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虽然原则坚持的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但在生活中的她,却又是一位温婉宽厚、善解人意的老大姐。在二实小,有一个“六必访”的制度,而这制度的确立者之一就是。谁有病有痛,她带领学校其他校委会人员前往;谁家里有什么困难,只要力所能及她定会不遗余力;对刚结婚或生小孩的教工,她登门祝贺;对退休在家的教工,逢年过节去慰问,学校有什么活动,也总忘不了把他们请来参加。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对青年教师,十分关心他们的成长,作风上严格要求,生活上主动关怀,工作上大胆使用,使青年教师倍感组织的温暖,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青年教师多达20人以上,他们也正在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
对老师如此,对学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新生入校巡视教室时,发现有个小学生总是低头落泪,她轻轻走过去,耐心询问孩子,才知道这孩子5岁时父母因感情不合离异,孩子由母亲抚养,母亲所在单位效益不好下了岗,收入没有来源,母子的日子过得很是拮据,孩子的母亲去南方打工后,这孩子跟着年迈的外婆生活。得知这些后,专门安排这个孩子的班主任将他当做特殊生对待,在发动教师为孩子捐款的同时,又经常给孩子谈心,终于使孩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事后,这个孩子的母亲专门来到学校,拉着的手说:将孩子交给您,我们做家长的放心。
无私奉献终不悔,漫洒丹心绽芳华。就这样,以她满腔的热情,挥洒一路汗水,高唱一路凯歌,以巾帼特有的豪迈,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征程中继续努力着、探索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了一个美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