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报告第2页
始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各界对一体化发展的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认识不断得到提升。
认识上的提升表现在:学校领导普遍认为学校应当开门办学,尤其是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各校普遍号召中小学生到社会、到社区中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作为社区更是希望学校能够加大资源开放力度,使社区居民参与学校中的社区活动,利用其资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学校与社区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2)在初始阶段,一体化发展的表现形式是学校、社区双方的资源双向开放。
对学校来讲: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是指学校的操场、游泳馆、图书馆、教室等。软件资源是指学校的人力资源,如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和社区服务等。
对社区来讲:资源包括社区内的教育基地、学生实习场地场所。
(3)实现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首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原则是互动与互惠。
互动问题就是前面谈过的学校、社区双方的资源,包括软、硬件开放问题。
互惠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地区,学校在开放一段时间以后大门又逐步关闭,其主要问题是没有做到互惠,学校或社区没有了积极性。没有互惠,也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仅仅靠行政手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在互惠方面,学校、社区都应得到实惠或利益,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重要。为什么学校对有些工作很有积极性,有些则没有积极性,重要原因在于有无利益。学校对社区开放会产生设备损坏、市民出现伤残等事故,这都是学校需要正视的问题。中小学生下社区也有类似问题,如居委会能否安排参加社区活动,靠谁来安排接待等问题。
(4)一体化发展的局限性与不平衡性,也是初始阶段的重要特征。局限性是指学校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对资源开放有一定的要求,如定时定点开放,而不是全天候开放;有组织的开放,而不是随意开放。
不平衡性是指各地区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同一地区学校与学校间、社区与社区间发展不平衡。其原因首先在于社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由于社区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尚未开展社区教育。
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学校在社区教育中应处于什么地位。
深入研究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必须弄清楚学校在社区教育中处于什么地位。目前社区教育的运作模式仍然是教育部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会议上提出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从目前社会实践看社区教育的运作主体主要是街道,学校是主要的参与者,并以志愿者、资源开放等形式参与社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