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第4页
重项目引才引智制度。以项目为载体,采取项目合作、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吸引域外人才到**创业。二是加强与域外**籍人才的联系,建立和完善域外**籍人才库,发挥他们在引才引智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引进一定数量的优秀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到我县工作,进入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认真落实好吉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项目。四是加我县人才交流中心的服务力度。将我县引进的各类急需人才、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纳入中心管理,建立引进人才管理档案。12、创新体制,营造良好的选好、用好人才的环境。一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轮岗创业和离岗创业的管理办法,鼓励有专业特长、有经济头脑的干部充实**经济主战场。二是力推进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制定专利、发明、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比例及办法和制定依靠市场机制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具体办法。建立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打破技师、高级技师终身制。改革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积极推行聘用合同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三是加强人才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我县引进和稳定人才和引进急需人才暂行规定、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优秀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制定引进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到我县工作就业的指导政策,鼓励和引导涉农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四是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奖励机制。设立“**县人才特殊贡献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县政府视其贡献小给予重奖。进一步完善“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坚持每三年开展一次“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评选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农村优秀实用人才”评选活动。
五、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3、积极做好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工作。在干部选任环节,坚持“五个介入”。在推荐环节,监督民主推荐的组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跑官、拉票等现象;在考察环节,监督考察程序执行是否符合《条例》的要求;在人选确定环节,对照《干部任用条例》,对确定人选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进行提前预审,提出是否可提交会议讨论的意见;在征求意见环节,审查拟提拔任用干部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情况、涉及双重管理干部征求协管方意见情况、拟提拔干部执行任前上报预审制度情况;在任前公示环节,坚持对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和部门正职交流的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查核,防止干部“带病上岗”。
14、进一步拓展干部监督工作范围。制定下发《股级干部管理办法》后,将全县股级干部纳入干部监督管理范围,同时跟踪检查股级干部选拔程序的执行情况,逐步提高股级干部整体素质。
15、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领导干部岗位目标工作责任制,围绕全县的工作重心,细化政绩认定和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以实绩为重点,分类设置,力求达到系统化、具体化和量化要求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增强干部绩效监督的真实性、准确性。
16、建立干部常态退出机制。根据中组部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探索试行《**县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暂行办法》,明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的每届任期、届数限制、期间管理、期满去向等内容,强化对干部任职期间的监督和管理,为任期届满的干部常态退出提供制度保障。
六、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目标,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7、从抓理念创新入手,努力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一是规范程序,组织好农村党支部换届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上半年,我县将集中进行农村党支部换届工作。首先是做好换届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与乡镇党委沟通,超前谋划,严格组织。其次是遵照“两推一选”的要求,严格履行民主程序,确保当选的村班子合民心、顺民意,保证农村党支部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好“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立足实际,在全县村级党组织中开展以争创“发展星、团队星、文明星、民主星、民心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目的是通过争星达标,升级进位,激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创建工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落实,,我们将把“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本着“量化指标、分星考核、奖惩分明、整体推进”的思路,采取听、查、测、核的方式进行严格考核,保证考核结果的的真实性,确保创建活动抓“细”、抓“实”。三是抓住选用好村党支部记这个关键,着力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要多种思路,拓宽村党支部记的选配渠道;要力提倡村支部委员和村委会成员通过合法程序,实现“交叉任职”,鼓励村党支部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把完善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的有效机制作为农村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四是继续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智能”化、年轻化为重点,加强村班子后备人选的培养。要继续推进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认真组织实施《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
18、从抓提高入手,创新机关党建工作。不断赋予“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新的内涵,继续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共建活动,突出抓好优质服务和有效服务,强化机关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机关干部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切实在机关各项活动中突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形成机关党建带动机关业务的良好氛围。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把典型示范与面上拓展结合起来,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建立规范的监督检查机制,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的落实,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及时清除不合格党员,查处违纪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19、从抓组建入手,深入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打好工作基础,扩党建工作覆盖面。凡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都要及时单独组建党组织。暂时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以建立联合党组织,或通过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要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坚持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原则确定隶属关系。要切实增强党组织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具体工作方式上要坚持工作理念务实化,工作载体多样化,开展活动丰富多彩;在开展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上,要在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组织之间建立起便捷的交流、联络渠道。组织党员学习、讨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把必要的政治学习融入业务知识、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中,增强吸引力,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20、从抓基础入手,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解决好社区内流动党员找不到组织的问题,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通过社区党支部、流动党员活动站、在职党员例会制度等方法,构建强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真正重视广社区工作人员,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好工作。要结合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特点,按照“双向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社区”的原则,拓宽工作思路,组建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在实现社区共同利益的同时,提高社区居民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21、从抓教育入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一个“适应形势、内容丰富、便于操作、效果明显”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新机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提出新要求,健全和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创新和改进党员活动方式。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发展党员要求,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探索新党员发展工作机制,重视解决党员老龄化、家族化等问题,重视在生产一线的骨干和优秀青年、优秀妇女中发展党员。
22、超前谋划,筹备好“创先争优”表彰会。“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是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认真做好优秀典型的筛选。把那些群众公认的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树立为典型,确定表彰对象;二是对先进典型材料严格把关,为先进典型汇报做好铺垫;三是做好“创先争优”表彰会的其他前期准备工作。
七、着眼于建设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队伍,坚持不懈地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23、以“坚持公道正派,加强能力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把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不断提高广组工干部知人善任的能力、整合组织资源的能力、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的能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分类培训、自我提升、上岗培训、专题研讨、实践锻炼、轮岗交流、岗位练兵、内部帮带、网络学习等途径,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制定组工干部能力建设规划,确保能力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健全完善组织部门规章制度,全面规范组工干部调入调出、提拔任用、岗位交流、学习培训、考核评价等工作,既促进组工干部的合理交流,又确保工作骨干力量的相对稳定。健全完善激励制度,积极营造干事舒心、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24、进一步提高组织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系统信息化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市委组织部的相关要求,把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