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 > 正文

市国土资源工作要点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1/1/4

市国土资源工作要点

,全市国土资源工作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依法行政、清正廉洁、深化改革、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努力做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为全面建设“速度永州、诚信永州、和谐永州、小康永州”作出新贡献。重点是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法依规提供土地。

2、继续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复垦,进一步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

3、继续落实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各项制度,搞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建立完善基本农田监管体系,努力形成耕地保护“控得严、保得住、补得实”的新局面。

4、进一步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和征地程序,确保新增建设用地应付征地款3月内支付率达100%,涉及征地补偿的**办结率达85%以上。

5、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做好土地征用和中心城市土地遗留问题处理兑现等工作,注重探索建立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上访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稳定。

6、加强农村地区地质灾害治理和建设用地选址地质环境评估,加强矿产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规划

1、编制完善永州市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做好重点工程的前期论证、申报和落实。

2、做好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修编工作中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从严从紧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的总量和速度;以合理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科学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认真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科学分配省政府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继续从严控制农用地转用,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新增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和批后检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优先保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薄弱环节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

4、抓紧开展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启动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

5、全面完成市级基础测绘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1、加强土地供应管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积极探索新的土地供应方式,继续推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土地供应政策,把有限的用地指标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工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大力推行集约节约用地。进一步强化用地定额指标管理,对新建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非生产性设施用地比例等主要指标进行严格审核;开展存量土地清查工作,切实摸清存量土地的数量、位置、区位条件、规划要求、利用现状以及适应社会经济要求的开发利用方向,建立存量土地台帐,制定盘活存量土地开发利用的计划和方案;对照《土地管理法》、《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和《土地出让合同》,对闲置土地该收回的收回入库,不符合收回条件的,限期开发利用;对工业用地进行盘点,闲置未用的,依法作出处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带动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按照“控制总量、限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对新增建设项目用地,首先考虑从盘活存量土地入手,减轻农用地转用指标的压力;对存量土地统一纳入年度供地计划,有计划、分步骤开发利用;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租用或购置存量土地。

3、抓紧处理中心城市土地遗留问题。要继续依照市政府[]33号文件,抓紧分类处理土地遗留问题;积极筹措回收土地补偿资金,抓紧收回应该收回的土地,确保中心城市建设用地;对符合置换土地条件的,尽快落实置换地点,督促项目业主完成置换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原地建设条件的,加强与规划建设等部门衔接,积极协助办理有关报建手续。

四、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1、从“三查”入手,全面整顿矿产管理秩序。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对各种违法开采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对所有勘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全面遏制各类破坏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行为。

2、从分类管理入手,深化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按勘查风险程度不同,分类出让探矿权、采矿权。从规范权限入手,全面规范和加强矿业权管理。严格执行审批权限和程序,进一步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制度。

3、从完善矿区规划入手,促进规模化开采和集约化利用。科学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推动已有矿山整合,对新建矿山设定最低开采规模。

4、从矿产储量动态管理入手,全面加强开发监管。

5、从总结整顿和规范开发秩序的经验入手,探索建立矿政管理的长效机制。

6、加强对钨、稀土等重点保护矿产资源开采总量的控制。

五、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市场建设

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对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坚持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积极探索工业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和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的有偿使用;认真落实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最低价格制度;鼓励优先使用存量土地,不断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全市计划完成土地出让收入5亿元。其中市本级计划完成土地出让收入3亿元。全年争取矿业权出让收入突破3000万元。

2、规范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储量土地管理,收购盘活低效利用的土地。中心城市计划收回收购土地1500亩,确保政策储备土地稳定在5000亩左右。

3、加强宅基地管理,解决好城中村、城边村浪费土地的问题。

4、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开展重点矿种和重点矿山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调查。科学编制矿权出让计划,合理调控矿权投放市场总量。加快建立探矿权采矿权市场交易信息系统。严厉打击非法勘查开采、非法转让行为。

5、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规范和调节供地政策,建立健全土地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对交易地价、评估地价的监督。强化对矿业权评估、委托招标机构资质等监督管理,规范储量评估。

六、完善体制,提高素质,促进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建成“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作”的坚强集体。完善并严格执行党组织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的选配、管理和监督。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明确职责,摆正位置,增强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能力,以身作则,在干部职工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2、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创建学习型、改革型、服务型机关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等防腐体系,形成以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和“十项便民措施”。加强干部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3、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创建“先进局、所”活动,提高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4、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规范机关内部制约、政务公开、社会监督、责任追究等机制。按照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出台相应措施,继续重视加强“窗口建设”和改革审批制度。进一步完善局务会集体会审等制度,积极推行重大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政务信息公开查询制度,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完善和落实行政许可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5、建立和实施干部轮岗换岗制度,积极推进用人制度改革,破除体制障碍,大胆起用群众基础好、有能力的中青干部。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管理。

6、进一步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市局成立机关党委、机关工会,组建土地学会、地质学会,土地估价师协会等行业学会,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七、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1、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年内,全市三分之一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实现有一栋办公房、一辆摩托车、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资料柜“五个一”目标。三年内,全市所有乡镇国土资源所全部实现“五个一”目标。

2、深入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加快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制度,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和水平。加强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和专项统计,及时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

3、加强国土资源财务工作。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对二级机构财务的监管,充分调动局机关和二级机构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各项规费的征缴、使用和管理,切实加强国土资源各种专项资金的管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能力。

4、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完善群测群防网络,认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制度,积极争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资金。

5、逐步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年内完成国土资源市场大楼土建工程建设。

6、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围绕中心工作,加强新闻宣传,积极推进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为完成国土资源各项目任务创造良好氛围。

市国土资源工作要点》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