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充丝纺服装业的调查与思考第3页
创新能力。省委学忠书记在全省“工业强省”工作会上的主题报告指出:“要把打造名牌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增强区域要素聚集能力的重要举措,树品牌意识,创知名品牌,走品牌经济之路”。一是要着力打造本地企业自有产品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紧紧抓住六合丝绸服装、美亚牌真丝睡衣、爱肤尔丝棉被、依格尔床上用品等一批企业有影响的主导产品,使用高档丝绸标志,争创中国丝绸服装品牌。结合朱德诞辰120周年和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有利机遇,规划“丝绸仿古一条街”,打造“千年绸都第一坊”,弘扬“中国绸都”的传统丝绸文化,民俗文化,开发具有南充特色的丝绸旅游产品,力争用五年时间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南充造”丝绸服装品牌。通过打造品牌和拓宽销售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积聚”上做文章。同时要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甘当“配角”,通过实施贴牌、借牌、引牌,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逐步引进全国性、世界性品牌企业嫁接改造我市丝纺服装企业,为南充丝纺服装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要是以高附加值产品占领市场增强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产品档次。用科技含量高、性能稳定的新型自动缫丝机取代立缫,大量采用先进的触蒸、真空助剂、v型煮茧机等制丝生产新工艺和连续化、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加快六合、美亚、依格尔无梭织机技改步伐,使无梭织机达到300台,面料产量达到1200万米以上针对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绿色环保织物和服装面料舒适性的需求,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特细生丝、异型丝,并利用大豆、竹、麻纤维、复合丝等差别化纤维与真丝、毛、棉、麻混纺,交织成风格各异、具有防缩、抗皱、色牢度强等特点的新型丝绸产品。支持美亚绸缎、六合服装、夏佳尔印染绸、依格尔服饰及旅游制品、d4白厂丝等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尽快实施is014000环境标识认证和高档丝绸标志认证。同时,要大力提升丝绸产品质量,力争白厂丝品质达到aaaa级以上,提高出口欧洲地区和日本的桑蚕丝比例,努力使内在指标符合生产出口绸缎的需要;努力提高丝织品质量,争取成品绸一等品率达到99%,丝织品出口合格率达到78%以上,使我们的绸缎产品能满足生产高档时装的需求。(二)打好“中国绸都”和“四川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两张“牌”,促进丝纺服装产业的资源整合。
结合南充丝纺服装产业的布局,充分运用政府资源配置手段,引导企业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采取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培育丝纺服装产业集群。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力度,重点开发新型多功能环保纤维、高档服饰制品、先进的后整理加工等高档终端产品,增强行业发展内动力。支持丝纺服装重点企业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吸纳产业的基础资源,实行技术、市场和信息共享、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1、按照“市区联动,共建共有”的原则,统筹行业发展规划。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动蚕茧资源顺畅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和发展茧丝绸市场,改革鲜茧收购管理体制,放宽收购渠道,允许具有条件的缫丝生产企业、丝绸企业等经营单位收购鲜茧,建立在政府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蚕茧价格的机制,发展市场在配置茧丝资源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加强蚕茧质量和价格监督,维护农民和经营者的利益;推行和完善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基础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蚕茧产销产业链,从而推动蚕桑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提高丝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深加工水平,扩大生产企业的出口经营权,增加出口创汇的额度,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丝绸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大金融对贸工农一体化改革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各专业银行对有信誉的丝绸加工生产、出口的企业在资金贷款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切实保障蚕茧收购期间资金按时到位。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作用,为丝绸生产企业解决短期流运资金贷款,并提供信誉保障。
2、积极实施大集团战略,扶持一批排头兵,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力。通过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等多种方式,推动丝纺服装骨干企业快速做强做大。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依托大企业整合带动中小企业,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聚集中小企业实现规模发展,着力打造丝纺服装4大产业集群,即:以六合集团为龙头,打造都京丝纺服装产业集群;以贤成嘉纺、美华尼龙为龙头,打造龙门丝纺服装产业集群;以美亚集团、依格尔为龙头,打造嘉陵丝纺服装产业集群;以阆中新立新、信达为龙头,打造阆中丝绸产业集群。利用南部绿神公司(省丝绸公司收购原南部丝绸厂和南部县蚕茧公司的重组企业)、新立新公司(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收购原泰丰丝绸厂的重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品牌优势和地处南部、阆中、西充、仪陇、蓬安等周边蚕茧基地县的地域优势,做强做大缫丝龙头,把生丝总量做大,质量提高;利用在国内同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六合集团、美亚股份公司的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做强做大高档服饰面料和服饰制品的开发生产龙头企业,做大服饰面料总量,提高质量,创出品牌;利用锦泰绢纺公司装备、技术和品牌优势,做强做大优质绢丝和新型混纺原料开发生产龙头企业;利用云禾印染公司作为西南最大的综合印染企业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做强后整理加工龙头企业;利用依格尔公司的品牌、管理先进的营销方式和出口渠道优势,做强做大床上用品等家装系列龙头企业。同时要大力开发丝绸服饰和装饰用品,特别抓住朱德诞辰120周年的机遇,开发具有南充特色的丝绸旅游制品。
3、加大行业整合,形成整体竞争力。从政策资金上鼓励、调控、引导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和市场运作模式,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要求,采取收购、兼并、参股、租赁、联合、重组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以技术、品牌、营销渠道等为载体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实现加工、人才、技术、市场等优势互补,横向联合,纵向互动,解决丝纺服装生产企业小型、分散的问题,实现龙头重点企业的快速扩张,重组2—3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现代企业集团,发挥整体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产业的有序良性发展,形成强大的规模优势。
4.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丝纺服装企业装备水平。引导丝纺服装企业调结构,从低质、低档产品向高、中、低档产品合理发展。在争取国、省项目上,以大型丝纺服装企业为龙头,精心包装,优选项目,打捆上报,增强项目的可比性、实效性,通过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如支持六合、美亚高档无梭织机生产线、云禾印染高档园网印花生产线、新立新公司15组自动缫、南部绿神桑皮纤维生产等重大技改项目实施。
5.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丝纺服装业出口创汇能力。抓住“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机遇,坚持以引资和引智为抓手,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破解资金技术瓶颈,提升企业实力,增加企业出口创汇额度。一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高级管理人才,改变落后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鼓励企业外派劳务到国外同行业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二是加强与名企名校交流合作。建立定点培训基地,支持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积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信息技术在丝纺服装业的应用。三是注重内资外资一齐引。要坚持大胆“走出去、请进来”,借资、借力发展。积极鼓励企业采取存量资产招商、以商招商、二次招商和节、会招商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吸纳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破解企业在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三)突破“名企、名家、名城”三大关键,激活南充丝纺服装工业发展潜力
1、打造“名企”。以技术创新和招改结合为手段,以开发新品和创立品牌为载体,着力打造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重塑南充丝纺服装业的企业形象。要在资金、税费、环境等方面采取切实举措,扶持六合、美亚、依格尔、云禾、信达、爱肤尔等一批功能设施较齐、生产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丝绸服装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力争使全市丝纺服装龙头企业服装年产量达到800万件(套),绸缎年产量达到3000万米,蚕丝被年产量超5万床。其中,销售收入达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户,2.5亿元以上的骨干丝绸加工和贸易企业4户,上缴税金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户,出口创汇超1500万美元的企业3户。
2、打造“名家”。企业家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大凡一个优秀的企业,都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大凡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群体。振兴南充丝绸服装工业,需要像王国春、洪及鄙那种追求执着、锐意进取的企业家。培养这样的企业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步扶持,特别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要充分利用驻市大专院校人才培养、培训的基础优势,重点选拔、重点培养、重点引进丝纺服装业急需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作、产品研发、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不问“出身”,大胆引进,平等竞争;充分信任,撑腰壮胆,支持和激励企业家敢于创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引导企业家境界高尚,诚信守法,成为品格优秀、形象良好的企业代言人。要加快实施丝绸行业“123”人才强企战略:重点培养和造就10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200名企业科技、策划、营销、管理、服装设计及信息技术人才,3000名高中级技术工人和操作能手。
3、打造“名城”。依托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契机,以大气魄、大手笔重铸南充“丝绸之城”的辉煌,培育南充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让软环境真正优起来,硬环境真正硬起来,形成丝纺行业快速发展的战略“高地”和资金、技术、人才竞相涌流的重要“洼地”。要加快建设和完善专业交易市场,打造既有国内外知名度又有南充特色的丝绸服装产品集散中心,为建设西部丝绸服装名城搭建广阔平台。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丝绸文化,让果洲丝绸冲出四川,闻名全国,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