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的心得体会第2页
免检产品和一批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从而创建了“温州模式”的经济格局。
三、几点启发与设想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们看到了与他们的落后与差距非常大,认识到了我们落队的根源,为促进我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我谈几点启发与设想:
1、树立承认落后与差距的思想,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我们区人口93万多,而的国内生产总值才60亿元,财政收入还不到3亿元。当然我们经济落后这是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但我认为主观上缺乏快速发展、改革创新和市场经济的意识是制约我们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我们的许多干部在工作上时时存在着一种能干多少算多少的工作态度,没有快速发展的理念,缺乏紧迫感、危机感,时时受到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做法的束缚,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开拓的精神,在发展过程中过多的埋怨客观因素,而不是在主观上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和想办法解决困难。我们一再提出学习广东,解放思想也解了不少次了,但我们学习始终只停留在一般号召的多,见诸实际行动的少,学来学去思想解放的少,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多。所以我们要认真的分析我们存在的差距,深刻剖析我们落后的根源,切实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强化紧迫感与危机感,增强促进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开拓创新,形成千方百计促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2、努力发展工业、树立工业富市(区)思想。我们工业发展还相当落后,工业为财政贡献少,我们区的工业总产值才50多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是36:27:37,农业比重过大,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过小。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三化”、“两业”的战略部署,树立工业富市(区)的思想,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抓住“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机遇,理清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努力打好区“三牌五圈”的工业牌,突出工业发展重点,在原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树大项目,建大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使工业产值成为全市(区)的绝大部分经济产值。
3、充分利用区域与资源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区发展经济具有几个优势,一是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位于粤湘桂三省交界,是三省商品集散地,广西与东部最前沿的县级区,又是地级贺州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能充分发挥其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效应和功能。二是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区具有丰富的临江河域水资源,有丰富的宜林种果山地,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及传统特色产品;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三是具有优越的政策优势。贺州市是新兴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具有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快“菜园子”、“后花园”和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基地(即两园一基地)的建设,抓住地方石材、陶瓷、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地方特色经济,大力发展建材工业圈、水资源开发圈,高效村和农业生态特色经济圈,农副产品加工圈以及城市服务经济圈五大特色经济圈的建设,增加支柱财源,从而增加我们经济总量。
4、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营企业规模。要创新机制,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宽松投资环境,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参与投资创业,在发展民营经济与国企改革整顿相结合,与接受粤港澳产业转移相结合,与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培育市场相结合等“四个结合”上下功夫,引导民营经济业主拓宽发展领域,从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向一、二、三产业并举,壮大民营企业规模,提高民营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
5、实施人才战略,发挥能人作用。注重培育一批领导、管理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对于那些在领导、管理水平上跟不上的人,要大胆的换上真正有水平的、有能力的、能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要积极创造各种施展才能的环境及机制,千方百计的稳住在经济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能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潜力,为经济建设作更大的贡献。要加大人才培育工程的建设力度,努力培育各种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6、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要统筹我区的城乡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快缩短城乡的差距,按照我区已规划好的卫星城镇建设,着力抓好基础较好的乡镇的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