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统计新常态的思考
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九个方面对发展新常态作了全面、系统地诠释。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的科学判断。12月27日上午,中共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讨论市委常委会2014年工作报告和明年经济工作。会议就学习贯彻省委会议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强调了六点意见:一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二是要全面总结今年工作。三是要科学谋划明年工作。要结合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丰富完善“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和“一个战略”“四个重点”“十大建设”的工作思路,着眼于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科学谋划好明年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四是要切实强化发展措施。五是要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要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正处于增速换档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的关键历史阶段。那么,对于统计来说是不是也已进入新常态?统计新常态是怎样的?统计工作如何适应新常态?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认真思考。
一、统计新常态的理解
(一)什么是统计新常态
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我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计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更要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如何正确反映经济新常态就是统计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统计工作怎样主动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这就要求统计有不同以往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使统计工作之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自然的、合理的、契合和平稳的服务和应对状态。
(二)统计新常态的必然性
1.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明确的判断,即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处于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的关键历史阶段,宣告了我国经济迎接新机遇,迈上新征程,走向新时代,进入新常态。在这特定的新常态历史阶段,统计就不能再以传统姿态和原有的轨迹,按部就班地运转,而必须适应这种转变以新的姿态创新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服务经济新常态。
2.统计环境变化的社会要求。一方面,与信息时代伴随而来,以及管理能力提升、执政理念的转变,政府、社会和个人对统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性的要求前所未有。社会对统计数据的诟病、质疑也倒逼统计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统计工作环境也面临深刻变化,统计已不再是仅仅为政府部门服务的工具,而兼具为基层、企业和调查对象自身服务的功能。而与此同时,基层统计队伍的稳定性大为降低,以往层层上报、逐级核算的传统统计基础已经松动。作为政府统计重要组成部分的部门统计明显弱化,而民间形式、社会咨询机构作为统计力量的补充,其发展还仅仅在起步阶段,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完成统计任务的根基尚未形成。
3.统计科技进步的自身要求。国家统计局为推进我国统计工作现代化,变革统计数据生产方式,推进统计工作的规范统一、改革创新和公开透明而采取的以“企业一套表”为核心的统计“四大工程”,使数据采集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由以往重复、分散、各专业基本各行其是的传统“小生产”模式,逐步向以联网直报为特征的现代“大生产”模式转变。“四大工程”真正使统计工作减负、提效、规范、科学,使数据真实可靠,为国家
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各界提供更优质的统计服务。同时,国家统计局提出“总体设计、牵头攻关、先易后难、专业突破”的大数据思路,与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签订《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推进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
(三)统计新常态的主要表现
1.统计工作高度关注的常态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就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统计是管理和决策的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加快实现统计体系和统计能力的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李克强总理强调,统计指标要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中的提质增效升级。
2.统计数据社会质疑的常态化。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增加,我国统计工作也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尤其是统计数据面临极其严峻的质疑,每当公布有关数据时,社会上总会发出一些质疑声音。如,地方gdp简单相加数总是超过全国gdp数,连续出现的不一致,让地方gdp疑似“被增长”,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数据统计过程中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硬伤”。与民生相关的统计数据,质疑就更多。如,老百姓对于物价上涨的感受犹如“兔子跑”,可cpi却表现为“乌龟爬”;眼看着房价呼呼地往上“窜”,而统计数据却说房价同比略有上涨;每当职工平均工资公布,许多人总感觉自己的收入“被增长”。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
3.统计数据更加透明的常态化。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对世界经济影响和贡献不断加大,统计数据在国际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使用评判我国统计数据。社会公众对统计的需求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社会公众参政议政、投资经营、安排生活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同时,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对统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在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将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这些都要求统计更加开放透明,包括将数据、数据产生的办法、统计指标、工作流程、计算方法等等都要及时、常态化向社会公开。
4.统计服务更加精准的常态化。当前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交织,更需要有精准思维,科学高效地解决问题。比如,经济增速是否处于合理区域,cpi是否处于可承受范围,经济转型升级是否有成效,居民收入占比是否正常上升,城镇化推进是否有力,城乡区域差距是否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是否真正惠及广大民众,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教育卫生等是否实实在在得到改善,等等。对于这些,无论政府,还是社会、企业、个人,都要求统计服务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提供和信息服务,要求进行有情况、有观点、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更要有前瞻性、精准性的研判和对策。
5.统计任务更加艰巨的常态化。一方面,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不但面临产能过剩、消费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诸多亟待破解的老难题,同时,还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下出现的阵痛式的、不可预见的新问题和新风险,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风险的化解和防范,都离不开统计数据的解释与支撑,必将给统计工作带来巨大任务和压力。另一方面,统计调查对象的巨量、多变和非行政化趋势,将成为统计工作面对的新难点和新压力。同时,从统计本身建设看,建设“四大工程”,践行“三个提高”,推进统计改革任重
道远。
6.利用大数据统计的常态化。随着互联网、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等现代化应用的不断普及,海量的电子化互联网信息、企业生产经营记录和政府部门行政记录等大数据,正在成为统计数据来源的第二轨。与传统统计方式相比,大数据不存在着样本与总体的区别,而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对所有数据进行筛选、整理、找出,以获取可用数据,不但节约统计行政成本,更能满足统计对数据信息的海量需求,能够以提高统计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预测能力。毫无疑问,未来统计对大数据的应用必将进入常态化。
二、主动适应统计新常态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进入发展新常态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我国历史新阶段作出的重要判断,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们要在正确认识新常态的前提下,努力适应新常态,处理好创新与传承、重点和一般等各种关系,创造性介入新常态,着力构建“大统计”格局。
(一)用“发展新常态”引领统计思维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做了明确的诠释,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要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经济新常态,是因为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形势、新时期,必须要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才能适应新常态。只有思想和行动统一,才能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好统计应当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题,用“发展新常态”引领统计思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准确、及时反映新常态,分析新常态,研判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形势,作出科学预警。
(二)适应统计新常态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新常态既是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更是对统计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挑战,统计必须主动适应、积极应对。统计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必须处理好几大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也就是传统统计体系与构建新统计体系的关系,传统统计体系更强调gdp增速,构建新体系要适应新常态下更加强调发展质量,淡化gdp增长速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新旧体系既不能不顾传承造成断裂,也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做简单的修修补补。二是要处理好数据公开透明与保密的关系,必须按照sdds数据发布体系要求厘清数据安全保密的范围和界限,适应统计新常态下的数据发布要求,提高统计公信力和信息公平性。三是要处理好服务重点与服务一般的关系,新常态下统计工作要适应服务对象的变化,更加注重为党政决策服务,重点调整服务方式和内容,同时,也要做好为社会服务文章。
(三)构建统计新常态四大格局
新常态既是对统计工作的挑战,也是统计事业开拓进取的难得机遇。统计要以新常态引领,主动构建四大格局。一是要构建“数据大生产”格局。统计内容要淡化gdp核算,重视gep核算,更多地充实新兴业态的统计内容。数据采集要在联网直报基础上扩展,拓展统计领域,丰富统计内涵,扩大统计覆盖面,形成“大数据”式的统计“大生产”。二是要构建“统计大服务”格局。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和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实现分析技术和手段的大提升,并以此为基石拓展统计服务领域、增强统计服务能力、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形成“大智慧”下的统计大服务格局,以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服务提升统计公信力。三是要构建“统计大普及”格局。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大力宣传,增强全民统计意识,提高统计民众知晓率和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通过数据发布规范化、法制化和常态化,实现统计数据采集、计算方法和统计数据的公开透明。四是要以统计法治化构建“统计大环
境”格局。古人云,“权谋为一时之计无法永固,人治则因人而异不能持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标志着党对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治国理政达到新境界,必将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依法治国理政的大背景下,统计要强化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以大执法营造统计大环境,为发挥统计“三大功能”保驾护航。
三、以新常态引领开创统计新格局
(一)坚持需求导向,再造统计新体系
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就必须按经济新常态对统计信息需求设计和开展统计工作。首先,实现统计体系再造。要按照科学性要求,健全和改进统计调查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注重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城乡区域均衡等方面内容的统计新体系,准确、全面和科学反映经济增速变化、转型升级进程,以及各领域改革效果。其次,实现统计流程再造。要以“四大工程”为抓手,大数据统计为契机,打破统计传统工作流程,实现统计流程再造。第三,实现统计方法再造。加强标准统一,指标统一,流程统一和手段统一,淡化和缩减定期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加快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充分运用大数据统计,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第四,实现统计管理方式再造。一是紧跟大数据时代潮流,发挥部门统计和社会咨询机构的作用,调整政府统计部门职能范围,不断加强统计管理职能,真正实现从做统计到既做又管统计的转变。二是要强化系统思维,提高部门统计能力,规范部门统计标准,推进部门信息共享;理清政府统计与社会统计的职责划分,鼓励政府部门有序购买统计代理业务,大力扶持、发展壮大统计中介机构,促进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加快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公布渠道优化,更好与国际标准接轨,完成从gdds到sdds的“升级”,倒逼我国统计改革。
(二)坚持法治原则,彰显统计新高度
十八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将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计作为政府的重要行政工作,应更要坚持法治原则,凸显依法统计。一是更加注重宣传的针对性。坚持不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全面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把主要重点落脚在加强对各级政府领导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观念和过度追求政绩冲动,使其带头学法、守法、执法,达到示范性作用。二是更加注重规范统计法律行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到依法统计,政府统计部门必须切实规范统计法律行为。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统计工作变化,及时完善相关统计法律法规,严格履行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手续,推进各类统计调查制度的合法化,完善统计调查制度,重点杜绝交叉统计、重复统计。三是更加注重执法的精准性。认清数据作假的根本源头,坚决抵制和排除一切对统计数据的干预,严厉查处领导干部统计违法行为;要主动与信用体系建设对接,尽早将单位和个人的统计行为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实施对统计违信行为的精准惩罚,推进统计信用体系建设。
(三)坚持底线思维,树立统计新权威
政府统计的权威,来自于统计公信力,归根结底是来自于精准的统计数据和高质量的统计服务。搞准统计数据,必须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统计数据质量底线,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关乎统计公信力,关乎广大统计的价值。一旦突破数据质量底线,统计将失去生存的根基。坚持数据底线思维,不仅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也要坚持应统尽统,统准统全数据。实事求是数据底线思维的本质,应统尽统是数据底线思维的具体表现。应统尽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做不到应统尽统也就淡不上实事求是,同样,应统尽统是在实事求是前提下的应统尽统,两者是数据底线思维的根本统一。坚持底线思维,一方面,必须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调查制度,努力构建维护数据质量的制度保障。坚决同一切弄虚作假行为作斗争。将“不出假数”、“真实可信”、“准确完整”内
化为自身的坚定信念、切实维护政府统计公信力,为历史负责、为发展负责、为事业负责。另一方面,必须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多变的经营主体、产业和经营模式,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要主动统计,应统尽统,及时掌握、全面反映和科学分析。
(四)坚持科技驱动,引领统计新作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驱动统计创新的重要动力,是主动适应统计新常态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快全面推进“四大工程”应用。“四大工程”是统计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实践证明,实施“四大工程”对于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意义重大、成效显著。当前,全面应用的条件已具备,必须加快拓展“四大工程”在各统计专业、地区的实施范围,将统计业务全面规范固化到统一平台。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大数据统计应用。一是加强数据共享的顶层设计。分离、独立的数据只是信息的孤岛,无法共享,数据再多,也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因此,在国家层面,我国亟须加强信息数据共享的顶层设计,制定数据共享的流程标准、指标标准,强化基础框架和整体设计,从法律制度层面健全各主体数据提供的义务,规范各政府部门数据提供和共享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加快数据开放与整合。加快推进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有力推进统计内部各专业、各地区间的数据共享,促进统计专业数据的关联分析与挖掘;建立健全政企数据共享合作机制,加快企业大数据统计应用的实践。三是加强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在国家、省级层面,加强云计算应用平台的顶层设计,重点打造集中的基础设施、系统平台、数据库,进行集中式统一管理,为统筹数据共享提供基础云服务,为大数据统计应用打好基础。四是强化数据管理。建立科学的大数据资源管理技术规范和全面质量控制流程,严格管控数据的收集、管理、使用和发布,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有效控制数据安全风险。
(五)坚持精准服务,反映经济新趋势
精准服务是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精准到位、在一个个具体的点上解决问题,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服务,注重着眼重点、难点,着眼实际工作。一是要把握重点。统计服务的重点就是精准分析经济新常态的“形”和“势”。“形”就是一套经济新常态的行业发展结构。看清“形”,就是看清经济发展结构,分清哪个增,哪个减,哪个快,哪个慢,结构合不合理,强在哪儿,弱在哪儿。“势”就是经济新常态未来选择和推进的方向。预测“势”,就是因“形”导“势”,因“形”利导做出的推断就是“势”,预测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在哪,结构调整方向是否准确,发展战略能否顺利传导,发展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发展是否平衡等,能够给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一个非常明了的信息。二是要反映问题。做好统计精准服务,不但要及时反映新常态成绩,更要全面反映新常态问题,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不放,在问题的症结点和关键点上做文章、出实招。三是要务实调研。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分析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是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不二手段。分析建议的精准程度取决于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深度,没有调查不仅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提高精准服务能力的前提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把握规律。
(六)坚持广纳人才,推进统计新发展
人才是统计事业的核心,主动适应统计新常态,必然要求统计事业海纳百川、广纳人才,致力于培养适应统计新常态的创新人才。一是营造创新氛围。要加强统计人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创新思维培养的氛围,营造人才创新成长的统计文化环境,使统计人才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捍卫真理,使各类统计人才在相互竞争的氛围中提高发展,在创业创新中脱颖而出。二是引进复合型人才。引进挖掘既懂经济、统计专业,又懂现代科技与法律知识,更懂数据分析、善于统计分析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引进熟悉数据搜集、处理、分析软件的人才,使得大数据能更好应用于统计。三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统计发展战略相结合,给人才一个成长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和使用适应统计新常态的复合型人才;注重人才轮岗交流,促使现有人员改变知识结构,注重使更多的人才从统计专家向统计数据专家、数据分析师转变。四是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科学评价各类专业统计人才的标准指标,长期跟踪评价人才的贡献率,合理利用评价结果,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和能力,最终使人才得到科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