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对待人才的长与短的几点思考
辩证对待人才的长与短的几点思考
古语云:善用人者无弃人,善用物者无弃物。无论是领导,还是人事人才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莫过于善于用人。善于用人即知人善任,关键在于知人之短长,善用人的短长。
一、正视“长短”关系,做到“知长识短”
用人首先要知道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在处理“长短”关系上,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不可颠倒和偏废。清代著名学者魏源曾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用人”。人才都是一定的环境中,某些方面、某个领域里表现相对突出的个体,没有绝对的全才。一个优秀的教师,却不能治好病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不一定是合格的领导者。一个人的长处是他自身优势,发现长处、发掘长处,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以七分心血发掘优点,以三分心血挑剔缺点,就可以达到善用人才的目的。”因此,只有长中识短、短中见长才能知人善任。“知长识短”是合理使用人才的关键。
二、注意“扬长避短”,重在“取长补短”
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同在,长处与短处并存。用人时,知道了人的“长短”,就要根据“长短”实际安排到适合的岗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人事相宜、人尽其才。三国时,孔明以善用兵著称,在伐曹中却错误使用善谋略、缺实战经验的马谡守街亭要地,致街亭失守,功败垂成,最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经野事内篇》中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聪、一子盲、一子驼、一子跛,西邻让老实的务农,聪明的经商,盲子按摩,驼子搓麻,跛子纺线,一家人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这两则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用人所长、避人所短的道理。落脚到用人和选人问题上,除了“扬长避短”外,更要取优劣之长,使短增长,使长更长,达到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三、切忌“以短掩长”,贵在“短中见长”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洛克在《有效的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他认为,发挥人的长处是组织的唯一目的,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是问“他能做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用人不是先看才干,而是先找问题,这种先看问题后看政绩的用人观,其结果往往导致“以短掩长”,埋没人才。
有人说:“庸人是被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垃圾是可被利用的财富”。清代将领杨时斋提出过“军中无无用之人”的观点,他认为聋子可以安排当侍从,以免泄露重要机密;哑巴可以派去当信使,被抓问不出情报;瘸子命之守炮台,可以坚守阵地;瞎子命之伏获敌情,因为听觉敏锐。用人不在乎有其短,关键在于用短有术,贵在短中见长。在一般人看来,短就是短,在有识之士看来,短也是长,短中自有其长,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