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源头治理论文第2页
别人监督,就要受到责任追究;同级班子成员之间,也要按照党章规定,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监督,同时要根据各自的分工,对分管范围内的监督工作负责;纪委对同级和下级监督,如果有问题不去检查,有责任不去追究,也要追究纪委的责任。第三是领导机构,要创造一个有利于监督工作的氛围。党委要主动加强对监督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班子成员和监督部门履行职责,对监督工作要经常过问,定期研究,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帮助指导和督促检查。监督部门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能,主动争取党委的领导。在监督过程中,要做到勤请示、勤汇报、勤沟通。主动把监督方面的工作部署、工作动态、工作建议和存在问题等及时向党委报告,使监督工作在健康协调的环境中有效进行。履行职责,当好表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机关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机关的作用,要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严厉查处违反“两个条例”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纠。要尽快修订完善与“两个条例”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加强与市有关职能机关、部门的协调,处理好违反《条例》的案件和问题,确保“两个条例”的贯彻执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按照“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标准,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和法制建设,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3)、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党纪国法是拒腐防变的一道重要防线.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打击犯罪和惩治腐败。为此,—方面要健全廉政法规和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有法必依;第三要严格执法执纪,做到违法必纠,执法必严,克服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改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让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
(4)、实施发展战略,抓好超前防范。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是一切工作包括反腐败标本兼治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本”。一个地方的经济停滞,甚至下滑,大局稳不住,反腐败就会失去了根本的战略支撑点。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需要物质基础,需要投入。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应更新反腐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不能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老眼光看问题。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更要树立这种意识,针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搞好超前防范,研究具体措施,并具体组织实施。例如。当前很多地方把办案率作为衡量纪检监察工作优劣的唯—标准,片面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就是办案。诚然,查处大要案是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查案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为什么会出现查不胜查,前清后犯的现象?反腐败的关键还是要加强防范和监督,要通过查办案件,剖析产生腐败的深层次原因,深化改革,从制度上堵塞漏洞。总之,我们要用发展的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抓好超前防范,研究可能出现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患于未然。
3、要通过改革创新,逐步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且愈演愈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决产生腐败的体制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深化改革入手,改制革蔽,治本断源。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同时,还要搞好政治体制改革。一是加快机构改革步伐,转换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防止某些政府官员借机勒索,捞取好处。要改革财政管理制度,在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法限制党政机关的行政消耗。二是要改革政府审批制度,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规范审批程序,剥离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推进政府高效运转,制约行政权力的运用,改革审批制度,中央国家机关要带头。三是要理顺分配制度,适当增加党政机关干部工资收入,积极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市场化改革。四是要改革干部任用制度。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产生腐败现象的一个主要源头,革除这一弊端,必须在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行为的同时,加快用人制度的改革,减少任命制,扩大选任制。向社会开放部分职位,实行竞争上岗,形成优者上、平者让、劣者下的机制。五是要推行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建立统一的财务结算中心。贪污、贿赂等经济腐败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深层原因就在于目前我们的财务管理权过于分散和隐蔽,财务监督机制过于松散和无力。为了杜绝和减少经济腐败现象,就必须把住财务收支这道关口,对现行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变分散为集中,变隐蔽为公开,可采取建立“财务管理结算中心”、“采购中心”等措施,将过去各自为政的财权集中规范管理,将党政机关所有经济活动集中由“中”心实施,从而堵住贪污、私分、挥霍公款的“财路”,割断权钱交易的脐带,从根本上解决用公款谋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