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某市“红色旅游”的思考第2页
做出“红色之旅”上规模运作的大文章。如果能把中央有关部委、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安排,与延安的这些可联合开发、共同利用的革命遗址之“红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我们文物部门、地方所在单位、地方旅游接待单位共同组织市场运作,就完全可以以其“规模效应”展现出延安“红色之旅”的“龙头”作用来,从而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业的全面发展。甚至筹划大投入,全面开发延安“子长钟山石窟”,打造“国家第二敦煌”,以提高延安文化旅游业发展层次。(五)加强对延安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特别是规范文化旅游业市场准入与清理冒名延安地方“红色之旅”纪念品、民间工艺品等假冒商品。通过制定社会各界从事延安“文化优势”产业经营活动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守法经营规则,规范文化旅游业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其入市审批程序。对已入市的经营实体包括旅游社、各经营门店及活动,加强监管、巡查。通过对其经营实体经营项目、品种、延安地方产品产权保障及“服务承诺”的兑现状况依法巡查,坚决清理冒名延安地方“红色之旅”纪念品、民间工艺品等假冒商品,对“优秀经营者予以大力表彰”,对“违规经营者进行严肃查究”,以此来规范全市文化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及其行为。应动员、鼓励市内、外热衷于延安“红色之旅”文化产业经营活动的开发者、投入者和经营者,积极参与竞争,开拓新的文化旅游项目、景点景区。应引入新的市场管理理念,把一些“行政审批”转向“管理登记”、“行业自律”,把其市场所有的经营单位、摊点、活动,都纳入政府电子政务、税务管理体系规范管理。要通过建立政府有关责查制度,把“行政审批”、“市场稽查”、“行政督查”分离运作,相互监督,严肃处理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人难见、事难办”行为,为从事“红色之旅”文化产业经营活动的各经营单位、摊点及其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科学管理氛围,让他们能专心一意忙经营、求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和“富裕延安,实力延安,生态延安,魅力延安,和谐延安”做出积极贡献。
只要市委、市政府能如是“求真务实”为之努力,延安“红色之旅”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业一定能够做大做强,成为延安名符其实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为解除216万延安人民所耽心的“有限地下资源何以补缺”的忧患做出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