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思想学习 > 正文

县级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0/9/8

县级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

县级国有粮食企业流通体制 改革的反思

    国有粮食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与计划经济紧密相连,是为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而存在的。因此,一旦计划经济不再是国家管理的主要手段时,国有粮食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为了适应计划经济调控为主转变为市场经济导向为主的国家宏观管理体制,国有粮食企业惟有进行改革。我县国有粮食企业亦不例外。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我县国有粮食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机制和体制改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来看,因未涉及产权制度改革,还不能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效益低下、亏损严重、负债有增无减、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在今后的粮改中不再走重复的路和弯路,有必要对过去的改革进行总结和反思。这对我们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粮食企业发展环境,促进粮食企业稳步健康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基本现状

    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现有三个独立核算的国有独资公司和一个军粮供应站。分别是粮油收储有限责任公司、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粮油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军粮供应站。截止2005年6月30日止,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总资产为86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23万元,流动资产7623万元。企业总负债847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8%。累计亏损达3170万元(含98年6月30日以前亏损挂帐2180万元)。企业在职职工132人,有离退休职工161人.。经营范围仅限于粮油收购、销售和菜子油加工和优质米加工。产品经营单调。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经营范围还有所萎缩。传统优势的加工项目如面粉、面条项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就停止了。近年来的平均粮油收购量为3500万公斤,平均销售额为4500万元,每年平均亏损额在280万元以上。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二、我县国有粮食企业近年来的改革回顾

    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从改变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开始的。一九九三年四月一日,我县国有粮食企业随全省统一放开城镇居民粮油统销价格,凭城镇居民口粮本供应粮油的政策从此取消,只保留军供、救灾、救济口粮供应的全省统销价格。一九九四年四月一日,我县国有粮食企业随全省取消统购粮油政策,改为合同订购,对农民的粮食收购实行价外加价和奖励化肥的政策。以此同时,粮油经营实行两线运行,一块为计划经济的政策性经营,一块为商业性经营,由市场自发调节。前者又称平价经营,属宏观管理的范围。后者又称议价经营,属微观管理的范围。实行两线运行的弊端在于:企业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在经营中以议价经营套取平价经营的利润,造成平价经营亏损严重议价经营利润增加的现象。“官倒”也就产生在那个时期。

    一九九八年五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十一月又发出了《关于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我县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则是实行“四分开、一完善”。即:以一九九八年六月三十日为限,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这一次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是坚持贯彻落实“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按照这一要求成立了两家国有独资公司。分别是粮油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和粮油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前者从事政策性储备业务,后者从事商业性业务。 

二00四年六月,按照省、州、县各级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要求,我县国有企业又进行了新的一轮改革。说是进行体制改革,实际上进行的是裁减人员。即对部分职工进行置换国有身份,按照自愿原则本人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支付补偿金,本人与单位终止一切关系。

综观这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始终没有解决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主要原因是历次改革都没有涉及产权制度。只要是国有企业,不能有效建立可操作并持续运行的激励机制、效益低下、管理混乱,这似乎是通病。我县国有粮食企业亦不例外。这也同时决定了我县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    我县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从一九九四年以来,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有利的客观条件完全可以让企业发展壮大。很可惜,由于粮食局主要领导更换太频繁,粮食局制订的政策没有连惯性,在管理上不民主。一个局长一个政策,基层领导无所适从。到一九九七年年底,短短的三年时间,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由九四年的800多万元利润转为亏损2400多万元。我县国有粮食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1、没有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粮食局领导“一言堂”的管理方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这几年来,粮食局的主要领导平均两年更换一次。新来的领导刚熟悉情况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调令又来了。在任两年没有干出什么成绩反倒创造了些问题遗留下来。后来的领导对前任遗留的问题只重视不解决,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问题遗留下来。每任局长必须作的事就是更换基层领导。在经营上从上到下,既不讲民主又不讲科学管理,对市场走向又缺乏经验,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造成亏损进一步增加。因此,没有科学的管理机制,缺乏联惯的政策,不重视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是我县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2、政企不分,企业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上一个问题的原因,早在一九九八年就应该实行政企分开的粮改政策,至今还无法得到落实。政企不分,粮食局过多地干预企业经营的现象就避免不了。这也造成企业过多地依赖上级,同时调动不了企业的积极性。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就找上级解决。政府和主管部门又不得不解决。还有,企业有效益粮食局就向企业摊派费用。但企业有困难粮食局却很难帮助解决。

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职工患得患失,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现象很突出。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产权不清,责权不明。

我县粮食企业是典型的国有老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已是历史的必然。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产权不清、责权不明的产权制度的弊端在市场竞争中暴露无余。企业和职工到底是为谁在工作?在生产和经营中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等等这些问题在我县国有粮食企业中也存在着。在我县国有粮食企业,随意处置国有资产、低价出售国有资产和粮油商品、赊销粮油收不回货款、不合理重复进行基本建设、大量的粮食超耗等问题这几年累见不鲜。仅粮油收储公司赊销粮油收不回来的货款就达200余万元。这些问题的发生,就因为这些损失涉及不到当事人的利益。损失是国家的,从领导到职工谁都不心疼。这就是产权不清、责权不明造成的问题。

4、亏损严重,老人老帐问题突出。

截止至二00五年六月三十日,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累计亏损       3170万元,有在职职工132人,有离退休职工161人。现有总资产8604万元,总负债847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8%。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和养老保险金的现象时有发生。离退休职工的医药费也时常报销不了。企业的费用和资金十分紧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十分困难。 

5、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混乱,既缺乏科学性又缺乏前瞻性,还缺乏统一性和连贯性。

我县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后进行了四次,由于每次改革之前都是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因此粮食部门的领导们往往缺乏必要的准备,又加之局领导更换频繁,他们来粮食部门的时间不长,对上面的政策也不是很清楚,在改革上不免为了应付上级,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还有的对上级敷衍塞责,对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不负责任。每次改革搞一套方案,因为缺乏调查研究和缺乏民主,方案根本不考虑政策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更不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个方案之间的改革同时没有连惯性。改革总在纠正以前的错误和问题。如此反复而已,根本没有新内容。改革的结果是越改问题越多,解决了老问题又出现了新问题。最根本的是没有涉及到产权制度。这就是历次粮改不彻底的真正原因。

四、我县国有粮食企业今后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涉及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涉及全县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为了构建和谐的弥勒经济文化社会,保持和促进我县的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对我县国有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进程和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既要找准思路,又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做到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既要给企业和职工有压力,同时也要考虑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要充分挖掘企业的潜在资源用于改革,又要重视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财政上给予必要投入和支持。做好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对构建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弥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明确新一轮粮改的突破口,积极稳妥推进我县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

新一轮我县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明确产权,确定国家、企业和职工的责权。加快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转换和结构优化。全面有序地深化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使国有资产全面有序地从国有领域退出,转由企业或职工所有,或转由国家、企业、职工个人同时控股经营,促进我县粮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产权制度改革要从大局出发,要同时照顾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要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一定要做好程序性的工作,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职工的民主决策,民主参与作用,杜绝低价和压价出售国有资产的现象,防止将国有资产暗箱操作转变为个别领导或某一个人所有而牺牲职工利益的行为。产权制度的改革,职工比较关心自己的去向和对资产的拥有份额,是个很敏感的问题。一是要从程序上、实体上妥善做好产权制度的改革,分配好各方面的利益。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只有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才能有效地推进我县粮食企业的快速、健康和稳定发展。

2、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对我县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革,规范公司行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调整现代企业的行为规范。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目的,是促使企业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它将变成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是管理,非常注重程序化、民主化。它追求的目标是唯一的,那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现代企业管理的程序化要求,基本上已经体现在《公司法》里边。要确保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真正转化为现代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的制度,就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改革。要设立符合《公司法》要求的各层权力机构和管理、监督机构,完善法人治理制度。只有这样,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才不会走弯路、走回头路,粮改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3、充分挖掘企业潜力资源,照顾好各方利益,确保新一轮粮改顺利进行。

我县国有粮食企业长期来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太高,资金周转十分困难,老人、老帐问题突出。要促使新一轮粮改顺利进行,在认真测算好改革成本的同时,注重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资源。对于企业长期遗留的问题,政府要协调有关方面帮助解决,确保职工利益在新一轮改革中不致受到太大的损失。要充分做好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房产,在评估后能直接转化给企业和职工拥有的,可以用职工的工龄补偿金进行购买。特别应注意的是,在处置国有资产时,要充分考虑国有企业职工的要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只有确保职工的利益不受到太大的损失,新的一轮改革才会顺利得到进行。

总之,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我县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执行科学的决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弥勒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县级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