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企业文化 > 正文

在企业文化年动员大会上的报告

企业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1

在企业文化年动员大会上的报告第2页

,我们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炼升华了“诚信、奉献、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确立了“可靠地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的企业使命,树立了“建设安全、文明、高效、环保的现代化一流发电企业”的目标,明确了“依法治企,以德兴企,关爱职工,服务社会”的行为准则,并提出了“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的安全理念,初步构建了具有哈三特色的企业文化。

电力体制改革实施后,我们结合学习“海尔文化”活动,开展了全员“质量、安全、效益、形象”主题讨论活动,有效增强了职工们居安思危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进而将“全方位的安全观,国际化的质量观,求发展的效益观,市场化的人才观”纳入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充实了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将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同时,我们提出了“创建华电集团公司优秀发电企业”的目标和把哈三建设成“国际一流发电企业”的企业愿景,燃起了职工为企业奋斗的激情,统一了职工思想,振奋了企业精神,并相继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完成企业文化年工作任务

回顾我厂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必须认识到,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与先进单位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个别职工的思想观念滞后,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形势;企业文化系统针对性有待加强;对企业理念倡导力度不够,职工的知晓度还有待提高;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有个别地方存在脱节现象,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得到十分充分体现;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职工的归属感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素质,依托文化力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已进入提高阶段,我厂要针对自身实际,努力解决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力争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不断完善具有哈三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系统。在此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两个原则,即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突出两个特点,即创新和个性;完成三项任务:一是形成以现代化经营理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视觉表象文化为统一的三层次企业文化构建模式。二是开发、导入具有哈三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形成全员对企业文化理念的深层认知。三是完善健全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以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的管理制度文化体系;达到三个效果:一是企业凝聚力和职工的团队精神明显增强;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切实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整体攀升;三是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提高社会美誉度。这一系统工作,可以概括为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的“二、二、三、三”工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将作为我厂的企业文化年,在今年,我们将通过一系列集中活动来完成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统一思想,提高全员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制定出台全新的企业文化理念手册;通过全方位的宣传贯彻活动,导入cis,使职工对企业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达到100%,认同度达到90%以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此,对今年的工作我们做如下安排:

1、广泛宣传学习,营造舆论氛围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过思想认识这一关,只有全员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才会呈现出强大的活力。为此,在企业文化年大会召开后,我们将对全厂的学习宣传活动逐步做出安排,并采取邀请知名学者来厂讲学、电化教育等方式进行现代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认真组织学习、开展读书月活动、交流学习心得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画廊、标语、支部宣传栏等阵地和平台进行集中宣传,营造舆论声势。

2、充分调研摸底,挖掘提炼,开发企业理念系统

在前期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企业文化调研。此阶段,我们将通过下发调查问卷、电视访谈、召开座谈研讨会和大讨论等活动,广泛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再融合我厂自身发展积淀的优秀文化,提炼出反映行业特征和企业特点的理念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编制《企业文化理念手册》。这个手册应该包括企业的共同愿景、企业使命、企业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职工行为规范等等内容,这是一项非常细致而艰巨的工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积极配合,共同把手册的策划、整理工作做好。

3、集中宣传贯彻,切实提高职工认知水平

企业理念系统开发出台后,下半年,我们将集中精力开展大规模的宣传贯彻活动,提高职工的认知度。

为了凝炼、体现哈三人的精神风貌,弘扬、歌颂积极进步的企业精神,我们将举办“哈三故事”征文,并在时机成熟时,编辑出书;为给广大职工树立可学、可比的榜样,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我们还准备以班组为单位开展“感动哈三”人物事迹征集活动和“企业文化”主题的演讲活动;围绕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建立与之相呼应的班组文化,开展“班组文化园地”电子墙报比赛,设计每名职工的座右铭、班组精神、班组创建目标、文明口号;举办“文化之声”大型职工文艺汇演,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调动职工及家属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征集“亲人的嘱托—职工安全文化警句图文录”,开展安全文化的有声活动;年底,举办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图片展,“哈三风采”职工摄影书画作品展。开展系列化活动的关键目的是吸引每一名职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全体职工在参与过程中提高认知文化、树立崭新观念,使企业文化入耳、入脑、入心。

4、加强文化与管理的互动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企业文化更深层次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的四个要素告诉我们,企业文化不是口号,而是依赖于物质、制度、行为而产生与传达,真正的企业文化体现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隐藏在管理形态的背后。

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和管理的互动效应,提炼出无形管理的内涵。一是我们出台的各项管理措施要充分体现企业文化、弘扬企业文化,达到文化与制度的协调统一,不能“两层皮”、“两个调”;二是企业文化要贴近管理实际,揭示管理的准则,凝炼管理的真谛。我们要关注管理和文化的相辅相成关系,决不能将二者脱离开来,要让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体现在物质层面上,让职工相信这样的价值观是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的,这是企业口号能否渗透到职工思想与内心深处,进而上升到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

5、完善企业行为系统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也做出了“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这些都为我们提出建设高尚精神文化的要求。针对企业面临新的外部形势,我们还将结合建设和谐社会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据我厂管理实际和企业发展战略,重新修订原有《职工行为规范》,使《职工行为规范》充分体现时代性、实效性,使其更好地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企业管理内涵相融合。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加强我厂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这是我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组织保证。首先,厂部已成立了由厂长、书记为组长的企业文化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厂企业文化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实施我厂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其次,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塑造企业灵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纳入每个支部的主要活动日程,加强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经常研究、制订措施,并组织检查落实。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必须牢牢把握两个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企业文化建设说到底,做的就是人的工作。我们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的观念,用赋予时代内涵的企业精神感染人,用美好远大的企业愿景鼓舞人,用进步前瞻的发展战略带动人,用真实优秀的典型事例感动人,用公平严格的管理制度激励人,用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凝聚人,积极营造“人企合一”的企业人文环境,努力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生存,同成长。只有建立起和谐统一的上下关系,取得职工的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才有可能成功。

第二、坚持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要把先进的思想观念贯穿于生产经营之中,推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我厂的生产经营实际紧密结合,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效地为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不能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两张皮”现象。在建设“国际一流发电企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辐射、激励、渗透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的深度融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职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内化与固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促进我厂生产经营各项指标的提高。

同志们,我厂是华电集团公司系统文明单位、优秀发电企业,是国产化机组管理的领跑者,我们不仅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要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面对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是我们最大限度获取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树立新理念、打造新特色,全力培育哈三的优秀企业文化,凝聚全体哈三人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国际一流发电企业”的愿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企业文化年动员大会上的报告》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