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经验交流 > 正文

工商局青年干部工作交流座谈会发言稿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5/6/5

工商局青年干部工作交流座谈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非常感谢局党组给我们青年人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大家在一起交流工作,沟通思想,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学习和借鉴大家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我是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工商局,转眼已近11个年头,先后在分局工作7年多,机关工作1年,分局工作近3年。参加工作来,在党组织的关心下,我逐步得到成长进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回顾我的工作经历,我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个人感想。
一是把责任担在肩上。对青年干部特别是担任部门、分局负责人来说,所承担的责任可以说重于泰山,因为负责人就是第一责任人,能否履行好自身职责,直接关系到一个部门、一个分局的工作好坏。我们青年干部应该把责任变成压力和动力,要把责任演化成进取意识,要把责任上升为一种境界。人需要境界,如果我们青年干部要是只为个人负责,凡事考虑个人的利益,那就不可能为工商事业负责。我认为,青年干部应该把担负的责任看作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凡事要勇于担当。落实到我们基层分局,就是要完成市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履行好职责、服务好群众,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二是把工作抓在手上。我觉得,青年干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上级部署的主要工作、全局性的工作上面,但同时不能忽视工作中的“小事”,经常听到人说,这个事情,不归我管,不是我的事情,我才不做。现在我们工商部门年龄普遍老化,年轻人少,老同志工作经验可能比较丰富,但很多具体的条线业务工作,他可能做不了,这就需要我们青年人多承担一点,我在分局负责分局的全面工作,除了全局性的工作外,对政务信息、对外宣传、基层信息网更新,只要有时间,我都积极做、主动做,能作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我想,我们青年人大事要全力做,小事也要积极做,我相信,小事不愿做的大事估计也做不了,我们要把每一件小事当做一番事业尽心尽力地去做。
三是把群众装在心里。我们青年干部心中一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这不是一句口号,我们要“沉得下去”,就是要一心深入基层,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确实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要“干出成效”,要抓住基层工作的重点、难点,针对问题,拿出办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群众利益挂心上;要“融入群众”,要用真心、真情、真意贴近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积极融入到群众之中,服务好群众。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群众的需求、群众的困难,能关心的要多关心,能帮助的要多帮助,我们经常要换位思考。
四是把队伍带在身边。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对青年干部来说,特别是担任部门、分局负责人,不管你能力有多强,如果不能把你的队伍带好,调动起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出整体效能,即使你鞠躬尽瘁,也可能徒劳无功。要当一名好班长。“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个车头就是分局班子,都把增强班子团结、凝聚班子合力视为头等大事,丝毫不能怠慢。当好班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个班子的成员由于年龄、性格、阅历、能力上的差异,想问题、办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不尽一致,工作中难免出现磨擦和矛盾。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讲团结,讲纪律,开展批评与思想交流,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班子团结,做到了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不搞“小圈子”。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风格,不斤斤计较,多沟通,求大同,存小异。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做补台的工作,凡事对事不对人。
五是把利益放在身后。我们大家手中多多少少掌握一定的权力,经常处于各种矛盾和目光的焦点中,因而,也时常会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我感觉,对青年干部来说,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尤为重要。我们青年干部要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就是“把利益放在身后”。不想它,远离它,更不主动去追逐它。理性面对各种利益,在责、权、利的关系中,多想想责任,正确运用权力,少考虑利益,该得到的不一定都要,不该得到的绝不伸手。在思想上要树立自律意识、人品修养意识。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自觉的把工作的权力用在为人民服务上,牢记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做人要讲人品,要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六是把学习贯穿始终。我们青年干部要勤奋好学。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孜孜以求,不断进取。要不断拓展知识面,博学兼收,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领导和同志们学习,向先进经验学习,取长补短。要扎扎实实学习,始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自我解剖、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做到减少应酬多读书,挤出时间多学习,静下心来多思考,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工商局青年干部工作交流座谈会发言稿》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