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汇编材料第2页
,女儿、女婿一起上了大亮山。杨惠琴说,大亮山真的很美很美。……
15年过去了,大亮山绿了,杨善洲了却一桩心愿,但是又未全了。他说,林场经济效益问题还没解决好。大亮山高寒,树长得慢,大都是防护林不能砍伐。经济效益谈不上,林场职工的工资都不能保证,人员就不稳定。下一步要解决这些问题。
这又是一个境界。杨善洲分明感觉到时光紧迫,他坦然地说,绿化大亮山,并不是靠一个人,靠的是人民支持、上下支持,还有全家人支持。希望再过5年……
我们相约再以5年为期,看看那时的大亮山,看看滇西南的秀丽群山。在他脚下,滇西南群山起伏延绵,像是在舒展一个共产党员无限宽广的胸怀……
杨善洲:老地委书记把亿元资产献家乡
杨善洲与他居住了9年(1988年~1997年)之久的油毛毡房
“我要回老家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21年过去了,杨善洲建成了7.2万亩的林场,价值过亿元。,他将林场无偿交给了施甸县。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这个职位上退休。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以及其他领导先后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可他执意回到了施甸。
时任保山地区林业局局长史记武明白老书记的心事,但他更清楚,施甸县很贫困,老书记欲前往的地方——大亮山,土地更是贫瘠,连野樱桃都难成活。于是他多次劝杨善洲在保山城区附近种树。可杨善洲总是摇摇头说,“不,我就要去大亮山。”
地委书记退休回乡造林的消息惊动了滇西南,《人民日报》记者闻讯前来采访,杨善洲与记者相约15年后再见。看着眼前的穷山恶水,记者心里不免发毛。15年后,当记者如约前来时,满头银丝的杨善洲手里已添了一根拐杖。他笑着对记者说,你当年住的那个山头,林子已密得进不去人了。
初衷:绿满大亮山
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以供他读书和维持生计。是大亮山养活了周边的群众,给了许多像杨善洲这样的穷孩子上学的机会。
大亮山位于施甸县城东南,距县城44公里,与外界的接触全靠人挑马驮。上世纪70年代前,由于乱砍滥伐,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山光水枯,荒凉空旷,生态遭到极大的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以开荒扩大耕种面积,恶性循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劣,素有“半年雨水半年霜”之称。
1988年,山林已承包到户,怎么办林场?深思熟虑后,杨善洲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的方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周边群众的一致赞同,为创办大亮山林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3月3日,他背起铺盖,当晚就赶到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
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了。杨善洲就这样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第一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nayishi.com行礼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子。深夜,狂风四起,他们正在抢修被风掀翻的棚子时,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之夜。
这一夜,杨善洲更坚定了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处处身先士卒。整地、育苗、植树……为了省钱,他经常在水果上市后,到大街上拣果核。
1990年,他找来仪器,找了几个小工,自己测量自己干,硬是修通了一条14公里的山路,每公里路花费不到1万元。为了保证山林茁壮成长,扑火他也不甘落后。有一次,大家好不容易把他从火场劝回,到凌晨3时,大家回到住地后,他却依然坐在值班室……
直到1992年,大亮山林场才建成第一间砖瓦房。可他执意不住,“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么?”硬是把新房让给新来的技术员。
9年的油毛毡房生活,关节炎和风湿痛成了他“最亲密的朋友”。
奉献:古稀的精彩
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被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还好,恢复得不错,半年后他又执意上到了海拔多米的大亮山,但是,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功夫不忘初心人,他和林场职工20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如今的大亮山林场,青山秀水,道路畅通,简直就是天然氧吧,置身其中犹如步入人间仙境。
林场已修通道路25公里,8个村通了电,粮食亩产从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更可喜的是树一天天长高,山泉水也充沛了,清澈的山泉流进了百姓家,村民光是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许多家还看上了电视。
杨善洲也因此荣获“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首届“中华环境奖提名奖”、“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以及市、县等多次表彰奖励。
如今,占地7.2万亩的林场,共有华山松5.8万亩,其中3万亩已郁闭成林。有人为他算过一笔账:1亩地种200棵树,5万亩就是1000万棵,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算,就是3亿元啊!杨善洲淡淡一笑说:“我为的不是钱。”
这句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杨善洲种树,尽的是义务和责任,图的是家乡变绿、百姓得利、国家受益。
杨善洲将大亮山林场交给施甸县,县委对他多年的付出进行酬谢时,被他婉言谢绝。杨善洲种下的是树,生长的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他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施甸、在保山、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无数的人为播绿神州、再造秀美山川而奋力前行。
在所有的树种里,杨善洲独爱雪松,地委大院里种雪松、油毛毡棚前种雪松、姚关清平洞前也种雪松。20年前,他就立下遗嘱,死后不土葬,nayishi.com要将骨灰撒到清平洞前的雪松树下,现在他要留一部分给大亮山的雪松。他常对林场的职工说,“等你们想我了,就到雪松树下坐坐吧!”
这就是被人戏称为“施甸第一大富”的老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
勤廉为民无止境 甘效春蚕吐尽丝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杨善洲
-04-26 15:59:16来源: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多元)的林场,而且他已将林场无偿上缴给了国家。现在仍然精神矍铄地住在大亮山,无偿担任该林场场长,继续实践他“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他被很多人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一、二十多年住深山,艰苦拼搏办林场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光荣退休。出于对他几十年无私奉献、服务人民、并取得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说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对此婉言谢绝。他对普书记说:“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
时任保山地区行署林业局局长的史记武明白老书记的心事,他也很清楚,施甸县很贫困,老书记欲前往的大亮山,土地更是贫瘠,连野樱桃和杞木树都难成活。于是他多次劝老书记要种树就在保山城区附近种。可杨善洲说:“我就要去大亮山,家乡的林子多年前就快砍光了,水土流失严重,这样下去,子孙的日子怎么过?”
杨善洲退休后决心上山造林,开始全家都反对,说他为人民服务几十年,该休息了。但是见他决心已定,就不再说什么,因为全家人都认定他在做一桩高尚的事。他满怀深情地说:“自己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只要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就不会‘退休’,况且白天栽树,晚上烤火,不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吗?”
大亮山位于县城东南约50公里,海拔在1900米—2982米之间,平均海拔达2600多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他12岁失去父亲,陪着守寡的母亲艰难度日,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还当过7年石匠。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以供他读书和维持生计,是大亮山养活了周边的群众,给了许多像杨善洲这样的穷孩子上学的机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大量的原始森林在大刀和斧头的肆虐下,倒在地上,继而又被大火焚烧,就这样刀耕火种……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山光水枯,荒凉空旷,童山濯濯,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石开始裸露,山间溪流开始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以开荒扩大耕种面积,恶性循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988年,山林已承包到户,怎么办林场?深思熟虑之后,杨善洲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的方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周边群众的一致赞同,为创办大亮山林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3月3日,他卷起铺盖,当晚就赶到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
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了。杨善洲就这样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第一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子。深夜,突然狂风四起,他们正在抢修被风掀翻的棚子时,滂沱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之夜。
风雨过后现彩虹。这一夜,杨善洲更坚定了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处处身先士卒,整地、育苗、植树…&